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環時:中國要開始準備戰爭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11-12]

【文匯網訊】環球時報報道,近年來,戰爭紀念比較多,如甲午戰爭120週年、日俄戰爭110週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週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等。

這些戰爭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大國之間的權力轉移。當前,隨著我國的快速發展,西方國家也普遍認為,中國崛起必然引發大範圍的體系戰爭,新一輪大國權力轉移必將通過戰爭來實現。那麼,大國之間的權力轉移是否只有這一條路徑?我國又有哪些戰略選擇空間呢?

大國權力轉移存在多種方式

西方國家認為,大國權力轉移必然通過大規模戰爭的方式實現。實際上,大國權力轉移存在多種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戰爭模式。

1、通過全面戰爭實現權力轉移

歷史上的大國權力轉移,多數是通過全面戰爭的方式來實現的。這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模式。例如,春秋時期,齊國打敗鄭國成為霸主,越國打敗吳國成為霸主。在近代史上,英國打敗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世界霸主。

2、通過局部戰爭實現權力轉移

局部戰爭的戰場可以是在雙方領土的交界處,也可以在一方的領土上,或者在第三方的領土上。如果能夠在局部戰爭中取得勝利,有時候也能實現大國之間的權力轉移。

例如,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通過城濮之戰,實現了地區權力轉移。再如,1904年、1905年,日本與俄羅斯通過日俄戰爭,實現了東北亞地區的權力轉移。戰爭結束後,俄羅斯勢力退回俄羅斯境內,日本贏得戰爭勝利,獲得了東北亞地區的主導權。

3、通過間接軍事衝突實現權力轉移

間接軍事衝突類似於代理人戰爭。雙方都是代理人,或者一方直接參戰,另一方是代理人。代理人的勝負,也能夠反映出大國實力的強弱,影響到大國在地區的權力強弱。

這種情況比較普遍。例如,在敘利亞危機中,以巴沙爾為首的政府武裝和反對派武裝,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不同大國之間的權力博弈。

4、使用武力但未發生軍事衝突的方式

使用武力但未發生軍事衝突的情況有很多,如軍事威懾、戰略遏制、軍備競賽等。之所以使用武力而沒有發生軍事衝突,原因比較複雜。

例如,世界上存在多個大國,一旦陷入戰爭將會產生難以駕馭的局面,或者軍事衝突的成本過高,國際社會對戰爭的制約比較強等。最典型的例子是美蘇冷戰。在冷戰中,美國和蘇聯經常調兵遣將,多次引發軍事危機,但沒有發展到軍事衝突的程度。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大部分國際權力轉移到了美國手中。

5、通過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的較量實現權力轉移

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的較量,能夠體現出大國實力的強弱,從而也可以實現某一地區的權力轉移。

例如,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中,美國通過強硬姿態,迫使英國、法國進一步承認西方的國際權力已經轉到了美國手中。再如,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中,美國的表現明顯弱於俄羅斯,俄羅斯的權力有所增強,至少在克里米亞地區實現了大國之間的權力轉移。

6、通過和平競爭實現權力轉移

和平競爭,類似於我國提出的和平發展,是指在和平的大背景下,大國進行競爭。在此過程中,政治鬥爭、經濟摩擦、外交博弈、戰略誤導都可能發生,但總的基調是和平競爭,沒有發展到軍事衝突的地步。

到目前為止,通過和平競爭實現大國權力轉移的例子非常少。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英國、法國、德國之間的權力轉移。二戰剛結束的時候,除美國以外,英國在西歐的權力份額最大;法國實力消耗殆盡,權力份額比較小;德國是戰敗國,在西歐的權力份額更小。

經過幾十年的競爭,英國、法國、德國之間的權力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西歐權力的最大份額明顯轉移到了德國手中。當然,西歐地區英國、法國、德國的權力轉移是一個局部的變化,能不能擴大到世界範圍,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7、通過自然過渡實現權力轉移

自然過渡是一種理想狀態,各大國自由發展,沒有明顯的對抗而實現權力轉移。這種方式比較複雜,至少有以下四種情況:

其一,國際社會高度發達,各大國有自由發展的環境,隨著新興大國實力上升,實現權力轉移;

其二,多個大國勢力均衡,都不敢輕舉妄動,各國自由發展,隨著實力消長,實現權力轉移;

其三,霸權國家在與其他大國的戰爭或競爭中失敗,新興大國實力凸顯,實現權力轉移;

其四,霸權國家發生意外,遭到嚴重削弱,如霸權國家發生內亂、嚴重經濟危機、分裂等,大國之間實現權力轉移。

8、通過全面跟隨實現權力轉移

全面跟隨與「搭車戰略」相似,是指新興大國以減少行動自由為代價,與霸權國家全面合作,結成緊密的夥伴關係,爭取其支持或保護,等待霸權國家衰落後取而代之。

這種方式的優點很明顯:一是不被霸權國家當作主要敵人,減少了崛起中的阻力;二是與霸權國家關係密切,可以獲取技術成果和政治經驗,加快實力提升的步伐;三是可能得到霸權國家的提攜,默認其在某一地區的領導權。

但缺點也很明顯,可能損害國家核心利益,危及國家的生存和獨立,以致喪失實力上升的勢頭。而且,一旦霸權國家的對手都遭到削弱,跟隨霸權國家的「搭車者」也會成為被削弱的對象。

因此,大國權力轉移存在多種方式,而不是唯一的大規模戰爭。這些方式的不同之處是:如果能在全面戰爭、局部戰爭中取勝,權力轉移的幅度比較大;而其他方式,權力轉移的幅度比較小。

由於時代特徵和戰略背景的影響,新一輪大國權力轉移,可能是一個長期博弈的過程,甚至出現反覆,也可能是多種方式的混合運用。

對我國戰略選擇的啟示思考

當今國際形勢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新一輪大國權力轉移已經拉開序幕,我國的戰略選擇至關重要。

1、戰略選擇的空間

對我國來講,在上述八種方式中,顯然有兩種需要排除。一是「全面跟隨」的方式不可取。在美國將我國作為首要戰略對手的情況下,全面跟隨是一種幻想,必須丟棄。在這方面,俄羅斯有過慘痛的教訓。二是應當避免全面戰爭、大範圍體系戰爭的出現。全面戰爭具有嚴重的破壞性,不符合時代發展趨勢,且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從理論上講,排除兩種方式以後,我國戰略選擇的空間包括其餘六種,即局部戰爭、間接軍事衝突、使用武力但未發生軍事衝突、國際事務中較量、和平競爭、自然過渡。在這六種方式中,最佳選項是自然過渡。

但自然過渡的方式過於理想化,現實中難以存在,主觀上難以把握,所以我國的最佳選項是和平競爭,或者叫和平發展。同時,也存在局部戰爭和間接軍事衝突的選項。也就是說,雖然我國不希望全面戰爭,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應對局部戰爭的挑戰,可以承擔間接軍事衝突的風險。

2、戰略選擇的依托

想要有戰略選擇空間,想要有比較緩和的權力轉移方式,必須做好兩個方面的依托。

一是持續提升國家實力,推動大國權力轉移。大國權力轉移的基礎是國家實力。如果不提升國家實力,世界權力也會發生轉移,但是會轉到其他大國手中,例如日本、俄羅斯等。因此,要想參與大國權力轉移,要想實現權力轉移,就必須持續提升國家實力。

二是大幅度提升軍事實力,具備打贏大戰的能力,確保戰略選擇空間。在戰略指導上,我國想走一條和平發展的道路,想在六種選項中做出選擇。但是,只有具備了第一種方式的能力,也就是打贏大戰的能力,才可能有其他的選項。否則,任何道路、任何方式都會受到威脅。

另外,如果軍事實力長期落後,不僅國際權力不會向本地區轉移,曾經努力獲得的部分權力還有可能轉移到別的國家手中。這種情況曾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多次出現,被別的國家打斷崛起進程。

因此,只有擁有打贏戰爭的能力、打贏戰爭的準備,才能有效遏制戰爭,才有深度參與大國權力轉移的機會,才有戰略選擇的空間。

3、不斷發展壯大

任何一個想成為世界大國的國家,都必須不斷發展壯大。通常,國家發展壯大的方式有四類。

第一類是擴張領土面積。這種做法被西方國家在19世紀以前廣泛採用。例如,建國初期美國的領土面積只有89萬平方千米,經過長期擴張,領土面積達到937萬平方千米。再如,成立之初的莫斯科公國面積不足100萬平方千米,而強盛時期蘇聯的領土面積達到2240萬平方千米。

第二類是搶佔殖民地。15~19世紀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德國、英國,都在海外搶佔了大片的殖民地。

第三類是擴大勢力範圍。這種做法在19~20世紀比較普遍,美國和蘇聯都積極謀求更大的勢力範圍。

第四類是將更多的國家連接到一個範疇中。可能的方式有構建自由貿易區、經濟共同體、事務協調共同體、政治與安全共同體,以及建立超國家意義的共同體等。

其中,建立超國家意義共同體的方式相對遙遠,但許多國家正在探索。例如,俄羅斯正在組建歐亞聯盟、俄白聯盟,德國正在整合歐盟,日本正在擴張海洋國土等。

我國應當不斷發展壯大。按照時代趨勢,擴張領土、搶佔殖民地的方式不可行,擴大勢力範圍的方式也難以被接受。比較符合時代潮流的做法集中在第四類,即以某種形式將更多的國家連接到一個範疇之中。

例如,與更多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亞太自由貿易區等。還應當拓展金磚國家組織的內涵,將金磚國家拓展為快速發展國家的協作組織。在此基礎上,考慮將德國、阿根廷、土耳其、墨西哥等處於前進態勢的國家吸收進來。另外,需要加大安全共同體的建設力度,適時考慮超國家政治共同體的問題。

4、適當運用實力

適當運用實力,是大國權力轉移的必要環節和重要方式。首先,適當運用軍事實力,展示意志和決心,才能減少挑釁。其次,要充分認識國際鬥爭的現實特徵,在表達和平意願的同時,適當表達遏止別國侵犯的決心和能力。否則,可能會成為強權國家侵犯的對象。再次,如果長期不用實力,就會有其他國家跳出來,檢驗這個國家的實力和意志。

例如,2008年以前,俄羅斯對美國的擠壓忍氣吞聲,結果是受到進一步的擠壓。直到俄羅斯對格魯吉亞強力反擊,這個方向的擠壓和挑釁才有所收斂。對於我國,周邊地區也面臨類似的情況,需要適當運用實力,改善局面。

5、保持戰略定力

首先,在世界格局調整時期,哪個國家急於打破現狀,哪個國家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例如,18世紀,拿破侖急於打破現狀,受到多次反法同盟的聯合打擊。

二戰中,日本與德國急於打破現狀,受到多個大國的聯合攻擊。當前形勢也是這樣,多個大國都想拓展戰略影響。哪個國家表現得更急迫,就可能受到更大的遏制。其次,在霸權國家衰落過程中,需要有一些國家抵消霸權國家的實力。哪些國家急於打破現狀,就可能成為抵消霸權國家實力的犧牲者。

所以,應當保持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

當然,大國權力轉移已經拉開帷幕,國家發展也不應太慢。多個大國都在進行戰略佈局,如果我國太慢,將來再佈局、再經營,就會面臨很大的阻力。這裡存在一個度的問題,快了不太好,慢了也不好。因此,在新一輪大國權力轉移中,既要保持戰略定力,避免陷入大國鬥爭的亂局,又要注重深遠經略,做好大國戰略博弈的佈局。

總之,大國權力轉移存在多種方式,我國既要準備戰爭,又要超越戰爭,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大國權力轉移道路。

      責任編輯:王爽
衛計委:2020年中國流動人口2.91億      [2015-11-11]
中國10月工業增速繼續回落 投資降至十五年新低      [2015-11-11]
韓保江:中國經濟有望2017年前後觸底      [2015-11-11]
瓜達爾港將成中國重要基地?      [2015-11-11]
中國海軍編隊首次訪古巴      [2015-11-11]
中國海軍編隊首次到訪古巴      [2015-11-11]
巴基斯坦今起向中國出租瓜達爾港      [2015-11-11]
美艦闖南海關閉火控雷達 間接承認中國主權      [2015-11-10]
中國將出台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條例      [2015-11-10]
衛計委:5年內中國或出生1700萬嬰兒      [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