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央行12月24日發佈《2015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未來3個月內準備出手購買住房的居民占比為 14.7%,較上季提高0.9個百分點。分析稱這說明2015年來的系列政策刺激樓市有所成效。
超半數居民仍認為房價太高,難以接受
據人民日報25日報道,2015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是央行在全國50個城市對2萬戶城鎮儲戶進行的問卷調查。
報告中顯示,仍有52.0%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較上季提高2.4個百分點;而44.2%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可以接受」,3.8%的居民認為「令人滿意」。
對於下季房價,18.4%的居民預期「上漲」,52.7%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5.2%的居民預期「下降」,13.7%的居民「看不準」。未來3個月內準備出手購買住房的居民占比為14.7%,較上季提高0.9個百分點。
而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出具的1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顯示,受政策利好影響,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為33個 ,比上月增加6個;其中,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環比漲幅均擴大;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由降轉平。環比漲幅最高的依舊是深圳為2.9%,北京、上海、廣州的環比漲幅在1%到1.9%之間。
根據央行調查,縱向來看,年內四次儲戶調查中,一季度認為房價高的比例為51.9%,二季度為51.5%,三季度為49.7%,4季度的52%為最高。
國家統計局分析指出,11月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增加,漲幅擴大,主要和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積金政策調整等一系列房地產優惠政策相關,未來一線樓市房價將繼續延續上行態勢 ,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依舊較大,分化還將是未來樓市總格局。
中國樓市的6大趨勢
1.大城市的房價還有一段上漲空間
中國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於美國。我們是摞起來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很難改變。
你讓中國人過「買個牙刷也要開車10分鐘」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價很難回落。加上人民幣貨幣供應量長期偏高,所以房價只能不斷上漲。
2.計劃生育政策不會改變樓市發展大勢
全面放開二胎,這雖然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利好,但還沒到足以改變整個樓市發展大勢的程度。
好處還是一定有的。有經濟學家分析說,日本和歐洲部分國家過去的教訓表明,人口拐點到來前後,經濟危機如影隨形,首當其衝是對房地產的衝擊。
比如日本,在1992年出現人口拐點後,房地產泡沫破裂,地價大幅下降。而如今,中國樓市的人口拐點也已越走越近。
從這個意義上說,二胎政策的放開,對樓市來說將猶如一場及時雨;即將終結的人口紅利,有望因此重獲生機。
3.三、四線城市房市趨於疲軟
未來,大量中小房企或將被收購,轉型,或者死亡。最終,國內也許只剩下一百來家大房企,而且是多元化發展的。大量的人員,將離開這個行業另謀出路。
同時,未來三、四線城市人口總體將持續外流,而一、二線城市人口總體將繼續保持流入態勢。三、四線城市目前商品住房高庫存及滯銷問題已經較為嚴重,而其未來的人口又呈流出態勢,隨著住房供給結構性過剩問題的突出,未來將有部分新城將淪為鬼城或空城。
4.逆城市化很難出現
很多國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後,會出現逆城市化。也就是城裡人到農村買地,建別墅。未來10到20年,中國很難出現這種局面。因為中國人多,耕地少,土地國家所有。此外,公共資源的不均衡分配,也讓去農村居住的人,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5.商舖面臨價值重估
商舖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提袋消費」(服裝、鞋帽、家電等)日益被網購取代,支撐商舖價值的只剩下「體驗式消費」(餐飲、電影、培訓、溜冰場)。
傳統商業旺區的街鋪,可能是最危險的資產,因為單價太高。此外是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區、新區的綜合體。「一鋪養三代」越來越困難,「三代養一鋪」的悲劇隨時發生。
6.寫字樓跟住宅價格將長期倒掛
在一線城市,一直存在一種現象:同樣地段、同樣檔次的住宅和寫字樓(含商務公寓),住宅更貴。
為什麼?原因有三:第一,商業物業基本上沒有學位,不能落戶口;第二,商業物業土地使用年限短;第三,管理費水電價格高,一般不能通煤氣。
網絡時代,在家辦公、分散辦公、郊區辦公正在成為時尚,寫字樓的「剛需色彩」不足。一個人在辦公室,可能只需要3平米就夠用了,但對住宅面積的需求是多多益善。
未來這種現象將持續,投資房地產還是要首選大城市中心區的住宅。當然,如果你希望現金流充裕,就是要投資好的寫字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