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董曉楠 湖南報道)12月26日,中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示範線——長沙磁浮快線開通試運行。這也是目前世界上規劃線路最長的中低速磁浮線路。
據悉,線路於2014年5月16日開工建設,起於長沙火車南站東廣場北側,依次設置長沙火車南站、榔梨站、黃花機場站,全長約18.55km,列車設計最高時速100千米每小時,最大載客量為363人。湖南磁浮公司董事長彭旭峰稱,「根據相關規定試運行至少三個月後,磁浮快線才會對外開通載客。目前站內票務系統也已到位,但票價還未確定,屆時會向市民徵詢意見。」
列車運行平穩 水杯不倒
記者搭乘首班列車進行體驗,整個運行過程平穩,放置的水杯不倒,杯中水面波動較小,用分貝檢測裝置測量數值大約為60分貝左右,等同人正常說話聲響。
中車研製磁浮的首席專家彭奇彪稱,快線列車利用「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電磁原理,每節車底部安裝20組電磁鐵及懸浮穩定器,與軌道間保持8mm穩定間距,以電磁力支撐離車並推動前行。
他還表示,磁浮列車最小轉彎半徑只有50米,僅為地鐵的二分之一,非常適合在市區內建築間穿行。該型交通系統總成本約為2—2.5億/公里,遠遠低於地鐵交通系統的總成本。而車外按照1、3、5米的距離,輻射值分別比日常使用的電磁爐、微波爐、電動剃鬚刀還要小,而到了10米距離,其輻射量完全淹沒在環境背景中難以檢測。
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列車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從部件到系統完全自主研發。」中國中車株機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清和介紹,此次投入試運行的中低速磁浮列車,由中國中車株機公司聯合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國家磁浮中心等單位,依托近10年的技術積澱基礎,歷時一年多系統集成。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表示,長沙中低速磁浮工程列車的成功研製,使得我國軌道交通產業主機企業及其產業鏈,攻克了中低速磁浮列車系統集成技術,研製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懸浮系統、適應1860mm軌距的懸浮架以及高可靠性的整車電氣系統。這也填補了中國中低速磁浮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化和產業化運用領域的空白,在世界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技術領域居於一流水平,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僅有4個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效益、顯著的推廣和示範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