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環球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19日報道,韓國統計數字顯示,朝鮮「脫北者」的自殺死亡率相當於韓國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
報道稱,人們總能聽說那些出了名的叛逃者,他們會寫暢銷書上電視出去演說,他們口齒伶俐、能言善辯,講述極端高壓下那些恐怖、痛苦的經歷和故事。但是,有些時候,背井離鄉的故事還有更加黑暗的一面。
報道稱,在韓國,統計數字揭露一個事實,每年死亡的「脫北者」當中有15%是自殺,這相當於韓國自殺死亡率的三倍多。
英國廣播公司一篇報道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止一個。其一,「脫北者」逃離的故土近在咫尺、也遠在天涯——根本回不去;其二,他們面對的經濟現實可能與那些走私流入朝鮮的韓劇中描繪的光鮮亮麗有相當大的差距。
金松日15年前逃離朝鮮,現在已在干第七種行業了。他開過巴士、當過建築工人、經營過餐館。現在,他自己做生意:賣雞塊兒。
金松日說:「原來生意失敗,我曾經三次嘗試自殺。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我是冒著生命危險才闖到這裡來了。」
他說,難關之一是,在朝鮮的時候是軍官,習慣了發號施令;在資本主義社會作僱員,俯首帖耳很不容易。
報道稱,2014年,總計1400人從朝鮮逃到韓國,人流走勢是單向的:從北到南;但是,去年,45歲的金潤喜淚流滿面地在記者會上宣佈,她想回家。四年前,她逃到韓國,現在非常非常想念朝鮮。
她說,「自由、物質條件和其他各種誘惑,對我來說都不如家庭、故鄉更重要。」
報道稱,韓國給新來的「脫北者」提供三個月的培訓,但是批評者認為,這點時間不足以掌握新技能。對此,韓國政府回答,「脫北者」不願意花太長的時間去上學。
一些基督教團體也向「脫北者」提供職業培訓,他們認為,最能見效的方法是,讓「脫北者」學會簡單、實用的技能,比如,在咖啡館泡咖啡。
但是,除了幹這類低技能工作以外沒有更多的機會,也是「脫北者」不滿的一個原因。
報道稱,在一項調查當中,50%的「脫北者」描述自己在朝鮮時的社會地位是「上層」或者「中產」,但是,只有26%的人說他們在韓國是這種地位,絕大部分(73%)描述自己是「下層」。
首爾國民大學的歷史學家蘭可夫說,問題是在朝鮮學會的技能不足以在韓國現代經濟體系中生存,比如叛逃的醫生經常無法在韓國醫療行業找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