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推薦】  【關閉】  

地震預警網覆蓋震區90%


http://news.wenweipo.com   [2016-04-19]

王暾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本報四川傳真)

【文匯網訊】明(20)日,是四川蘆山地震3週年。今年還是刑台地震50週年、唐山地震40週年、汶川地震8週年。全球其它地區,新近發生了日本熊本、九州地震、厄瓜多爾地震、尼泊爾地震……

地球好像從未安份過,成了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自然災害之一。人類,對於如何預防地震發生的研究從未停止過。

「地震預警就是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地震發生時搶在地震波到達之前對人類發出警報。」成都高新區減災研究所所長地震預警四川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暾介紹,目前,由該所與全國市、縣地震部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網已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地震預警監測台站增至5600多個,覆蓋了220萬平方公里國土、6.6億人口,占震區人口的90%。然而,由於體制機制等原因,這項成果的應用僅1.3%。

一流成果應用低

「4月14、16日,日本熊本、九州分別發生6.5、7.3級地震。地震發生後,日本電視、廣播、網絡等立即中斷節目,在屏幕正中央顯示出地震公報,手機用戶也及時接收到地震預警。」王暾介紹,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實時地震預警系統的國家,自上世紀50年代至今已覆蓋全國,在多次災難中發揮作用。

據《西北地震學報》一份研究表明,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減少39%;如果為20秒,人員傷亡減少63%。地震預報是在地震未發生之前所進行的預測和發佈,分為長期、中期、短期和臨震預報,但至今仍是一個世界難題。於是,在地震預報遭遇困境的情況下,地震預警被高度重視起來。

「有沒有辦法可以提前一些時間發出地震預警,哪怕只提前十幾秒鐘,能讓人們獲得更多的逃生機會。」2008年「5.12」汶川地震後,王暾懷著這樣一個樸實的想法,辭去奧地利科學院理論物理博士後工作,回國創辦了成都高新區減災研究所。如今,該所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在精準度、傳播速度和方式等方面,均不亞於日本的預警系統,已成功預警29次破壞性地震。

王暾介紹,當年蘆山地震發生時,他們成功預警為雅安、成都分別爭取了5秒、28秒逃生機會。然而,由於只有少數手機用戶安裝了信息接收終端,無法通過電視、廣播等渠道傳播,沒有起到應有的預警效果。

目前,這項成果應用僅達1.3%,人群約100萬人左右,而四川成都就佔了約50萬人,其他地區則是寥寥無幾。

需政企聯手破題

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中國地震局向科技部申請了一項地震預警研究課題,並委託福建省地震局組織實施。王暾的研究,也大致從此時開始,於是一場「官民賽跑」就此展開。

據內地媒體公開報道,這個項目研發經費總額達20億元,2013年中國地震局宣稱在五年時間建立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目前,王暾的地震預警網已遍佈全國,中國地震局的建設速度顯得滯後。

「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這套系統要取得更大的實際減災效果,必須要有國家層面和社會層面更為廣泛的支持。」王暾說,地震預警要建立廣泛有效的信息發佈渠道,切實開展公眾應急演練,普及公眾利用預警信息避險的知識和技巧,這些都不是一家企業或某個部門能完成。

同時,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應嘗試「管干分開」。可借鑒工信部管理三大移動運營商的方式,由地震預警服務商提供地震預警服務,地震主管部門購買並監管。這種多元化模式,或能釋放地震預警的活力,研發出更多的新產品、構建更加合理的傳播體系。

      責任編輯:楠晴
江蘇「紫金獎」文創大賽香港徵集作品      [2016-04-19]
內地研農村土地產權變現      [2016-04-19]
習近平: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2016-04-19]
地震預警網覆蓋震區90%      [2016-04-19]
呼和浩特原市長湯愛軍涉嫌受賄被提起公訴      [2016-04-19]
2016世界沙排巡迴賽福州開幕      [2016-04-19]
新疆霍城薰衣草國際旅遊節6月開幕      [2016-04-19]
新疆鐵路全面提速擴能      [2016-04-19]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孔令中被處分      [2016-04-19]
江西:一對母子確診感染H7N9      [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