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中石化人士:「超級汽油」研發成功 省油30%

2016-06-25

【文匯網訊】據新京報報道,中石化內部人士曝「超級汽油」研發成功。這種汽油新產品,製作簡單,對環境污染少,冬天不凝凍。尤為關鍵的是這種汽油可比普通汽油省油30%。

伴隨著國際油價持續反彈,曾經巨額虧損的煉化產業終於迎來了春天,甚至產能過剩也沒阻擋住這一趨勢。

2011-2014年,中石油煉化板塊累計虧損1533億元之後,去年實現經營利潤48.83億元,比2014年扭虧增利284.43億元;今年一季度繼續大幅盈利146.51億元。中石化一季報也顯示,一季度煉油板塊同比扭虧為盈,實現經營收益134.4億元。

就此,新京報微信公眾號公司秘聞結合近期的煉油產業產能過剩、兩桶油煉化板塊經營情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問題專訪了中石化化工事業部主管周向進。

周向進在採訪中,爆出猛料。他說,他發明了一項全新的汽油新產品,「清潔高效節能環保」。這種汽油新產品,製作簡單,對環境污染少,冬天不凝凍。尤為關鍵的是這種汽油可比普通汽油省油30%。

記者:國企如何加快技術進步,能否結合你的工作談一談?

周向進:我發明了一種清潔高效節能環保的汽油新產品,比普通汽油省油30%,由於製造過程簡便,產品的全生命週期減排超過30%。也就是說汽油新產品的製造成本比普通汽油低。

而且這種汽油新產品可以不含芳烴,不需要添加抗爆劑,毒性低,對環境污染小。如果中石化或者中石油願意接納這項技術和產品,就會帶來中國煉油行業的重大技術進步。套用現在常說的一句話,這項技術是顛覆性的技術,會帶來煉油工業的革命。

記者:這一新技術的可行性如何?汽車行業認同嗎?

周向進:汽油新產品是一種低辛烷值汽油,一種外觀像汽油,性能像柴油的「超級輕質柴油」,冬天不會凝凍。

這個項目剛剛獲得北京市科委的課題立項,北京市科委的同志說:我們幫你的技術背書了,至少在北京市科委,我們是支持和肯定你的技術的。這之前,2011年,我們與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開展了低辛烷值汽油壓燃的試驗研究,發表了論文。2012年,我們與比亞迪汽車公司合作改裝了一台汽車,使用汽油新產品已經實現道路行駛數千公里。

我們還與一汽、上汽、長城汽車聯繫合作,他們均表示,只要中石油中石化表態願意生產低辛烷值汽油產品,他們就研究開發壓燃式低辛烷值汽油發動機汽車。

另一方面,外國也在研發我們的汽油新產品和新型汽油機技術。沙特阿拉伯阿美石油公司2015年開始研究這項技術和產品,計劃2017年開始產業化推廣應用這項產品和技術,2019年全面推廣應用這項產品和技術。最近聽說,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也開始研發壓燃式低辛烷值汽油發動機汽車了。

所有說,這項技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是沒有問題的。我們最壞的打算是等外國開始推廣應用這項產品和技術後,國內再開始應用。

記者:過去幾年,兩桶油旗下煉化板塊經營效益並不佳,但現在盈利豐厚,這是因為低油價導致成本降低?

周向進:當原油價格處於下降通道的時候,煉化產業基本都是虧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從價格角度看,由於原油從採購、運輸到加工有一個月時間的滯後,原油進入下行通道的時候,企業使用的是一個月前採購的原油,但銷售的價格是根據一個月後的當前的成品油價格,而後者正是根據一個月後的當前的原油價格制定的,這就等於是用貴的原料生產價格低的產品,當然會虧損。

第二,從市場角度看,原油價格下降通道的時候,成品油流通領域的企業會採取零庫存的方法,盡量降低庫存減少現貨採購,加劇了供過於求的狀況,使得成品油市場疲軟,導致原油進一步下跌。

目前來看,原油已經進入上升通道,成品油流通領域的企業就會盡可能進行囤積,從而加劇供不應求。今年一季度,中石油和中石化煉化板塊的業績都不錯,主要就因為原油價格往上走。流通企業通常買漲不買跌,這樣的採購行為反映到市場上,就導致市場繼續上漲,某種程度上會推動原油價格繼續上漲。

記者:擁有全產業鏈,中石化今年一季度在業績上得以繼續大幅盈利,而其他企業則由於產業鏈不健全而遭遇業績大下滑。請問全產業鏈佈局這一經驗是否有普遍性?

周向進: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對企業穩定效益是有好處的。產業鏈延長,抗風險能力更強,上下游可以互補,原料和產品在內部互供,從而有助於資源優化、成本降低。

從企業自身來說,主觀上都希望向上游拓展。比如民營企業,一開始做紡織,後來做化纖紡絲,接著做聚酯、PTA,後來又做PTA的上游PX,現在做到了煉油,未來不排除去開採石油天然氣的可能性。

對於某一個具體企業來說,能不能這樣做,要取決於三大因素,第一,資金夠不夠多;第二,技術水平和人才資源怎樣;第三,企業家有沒有決心。

記者:目前山東等地區的民營煉廠發展非常迅猛,這是否會衝擊到兩桶油的地位?

周向進:在過去,民營煉廠生存是比較困難的。國家給了原油指標,國有油企供給他原油,產品再賣給國有油企銷售,民營煉廠主要是起個加工環節的作用。

但現在隨著國家對原油採購自主權和下游銷售環節的逐步放開,國有煉油企業已經有危機感了。

民營煉廠的自身生存能力比較強,隨著國家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國有油企將面對新而大的、技術比較先進的企業的挑戰。現在,新建的大型民營煉廠已經出現,國企需要通過技術進步,提高自身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

記者:民企的巨額投資加大了目前行業的供給,最近有聲音把石煉化行業稱為僅次於鋼鐵、煤炭的又一大產能過剩行業,你怎麼看這一現象及其背後的原因?

周向進:煉油行業產能現在確實已經過剩,而且民營資本正在不斷投資建設新的煉油裝置,比如大連市長興島、浙江舟山群島,都有民營企業四千萬噸規模的投資,客觀上,這將讓一些老的裝置沒有生存空間,將他們逼出市場。

民營地煉企業能夠生存下來,有他體制機制靈活的原因,另一方面,他在原料來源、產品質量、製造成本每一個環節都會採取一些做法,從而得以在夾縫裡求得生存。

記者:目前政府主要針對鋼鐵和煤炭的去產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對於解決煉化產業的產能過剩,政府未來可以採取有哪些手段?

周向進:解決產能過剩,政府其實是兩難的一件事情。投資的主體是企業,誰投資、誰負責。現在產能過剩了,是不是意味著政府可以不讓企業投資?不是的。

國家如果要控制產能,通過技術門檻和環保門檻進行篩選是比較好的辦法。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不能說誰的項目可以上、誰的不可以上,但政府可以給煉油企業的噸產品成本和碳排放定一個標準。新建產能不能高於這個標準。老的煉油裝置可以給一個期限去達到這一標準。用這種方法可以淘汰一批落後的裝置,同時保證新建裝置是先進的。

記者:有聲音呼籲國有油企在在煉化板塊也實施混改,你怎麼看?

周向進:我聽說國資委面前正在推動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石油企業也是。央企與民企合資之後,雙方可以取長補短。合資企業可以從民企那裡學習在機制、體制上的靈活性。

從公司內部機制來說,國有資產的代表與民間資本的代表互相監督,從而有助於達到更科學、更民主的決策。另外,社會上有一種說法認為央企賺錢完全是因為壟斷。

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後,股東多元化,民間資本都進來了,「央企壟斷」這個說法慢慢也就化解了。不知道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設計者是不是早已經考慮到這個效果了。

中石化去年平均每天納稅9.75億元

6月7日,中國石化在北京發佈了《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顯示,在業績下滑背景下,中國石化去年實現稅費總額3557億元,比2014年上升了250億元,相當於去年每天上繳稅費9.75億元。

繳納稅費金額佔全國財政收入2.34%

6月7日,中國石化在《社會責任報告》中稱,2015年,中石化躍進《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企業的第二位,資產總額為2.0585萬億元,實現稅費3557億元。

據此折算,相當於每天中石化貢獻稅費9.75億元。2014年9月,時任中石化董事長的傅成玉在公開場合稱,中石化「稅和費加在一起」,「每天要交8億元人民幣」,「跟國際同行說,他們都不相信」。

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5年,中石化分別實現稅費3363億元、3307億元和3557億元,總體呈上升趨勢。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2007-2015年間,中石化累計上繳稅費2.4萬億元,折算到每天是7.3億元。

2013年,中石化發言人曾公開稱,公司每年上繳的稅費,佔到國家財政收入1/30。新京報記者發現,去年,全國財政收入為15.22萬億元。中石化繳納的3557億元稅費,占比為2.34%。

與此同時,去年中石化營收大幅下滑。社會責任報告顯示,2015年,中石化實現營收2.05萬億元,同比2014年下滑超過8400億元。

稅費與營收「一升一降」,導致稅費額與營業收入之間的比例大幅攀升:2014年,二者之比為11.4%,2015年上升到17.4%。

「不會因改革造成職工下崗或減員」

昨日,中石化董事會秘書局副主任鄭保民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營收下降主要由於國際油價的下滑,成品油等產品價格的下降;稅費上升主要是因為2015年成品油價格下滑的同時,國家把消費稅提高了。」

中石油去年也曾刊發《美國油價比中國便宜的內幕》稱,國內油價當時看起來比較高的原因是,油價中48%為各種稅費。

社會責任報告還顯示,中石化2015年員工數從2014年的92.7萬人降至84.5萬人,一年減少8.2萬人。中石化相關人士稱,員工人數減少的原因包括退休、轉換用工方式等,「不會因為改革造成職工下崗或者減員。」

同時,中石化對於非油業務給予了更大重視。中石化稱,中石化要從油品供應商向綜合服務商加快轉型,「未來,加油站不僅是加油的地方,而且要提供購物、洗車等綜合服務。」

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中石化已在全國加油站開設易捷便利店2.5萬家,全年實現非油品營業額248.3億元,同比增幅45%。

責任編輯:鐘鉉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