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孫琳)「十三五」時期北京文化中心建設展望新聞發布會2日在京召開。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於平在回答大公報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十三五」期間京津冀將統籌推動長城文化帶、運河文化帶和西山文化帶的建設,2020年實現京杭大運河北京通州、河北香河、天津武清段正式通航。
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與「隋唐大運河」和「浙東運河」組成,2014年6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段大運河由昌平至通州途經六區,近40處大運河的遺產,南新倉、什剎海等10處點、段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惠河北京舊城段、通惠河通州段所含5處運河水工遺存,玉河故道、澄清上閘等列為世界遺產點段。
於平表示, 「十三五」期間將通過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使大運河的遺產管理與展示系列初步建立起來,完成大運河保護的規劃具體內容,北京通州區將結合城市副中心建設來開展大運河保護,充分利用運河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了使歷史文化與行政副中心交相輝映,將歷史元素充分融入行政副中心建設,就加強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一線、三城、四區、多點」的規劃格局。另外,加強運河沿線城市合作。以京津冀保護運河倡議書為紐帶,2020年實現京杭大運河通州-香河-武清段通航。
於平介紹說,北京還將依托考古做好玉河故道保護和景觀恢復。2007年開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配合基建工程對萬寧橋和地安門東大街之間的北京玉河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通過考古發掘,初步的了解了古玉河的構築形式、建造年代及河道變遷、走向,弄清了明代河道及堤岸、清代河道及堤岸和玉河庵的關系。為古代北京漕運和水源、供排水系統、環境變遷的研究提供一些新資料,同時也會對古玉河的恢復和加大古城風貌保護力度提供依據和幫助。2015年,玉河南區(平安大街以南)考古工作已全面完成並取得階段性成果。通過考古,發現了澄清下閘的遺址和部分玉河故道。目前,東城區文物部門已完成該區域玉河故道的保護方案編制和報批工作,計劃於「十三五」期間完成相關保護和景觀恢復工作。
圓明園擬新開放三景
於平表示,十三五期間,北京還將推進西山文化帶和長城文化帶建設。其中西山文化帶涵蓋各類文物430多處,北京將實現東部區域的「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建設初具規模,圓明園遺址保護和考古工作取得顯著成果,實現旭華之閣、松堂、景泰陵的開放或適度開放,功德寺遺址完成復建。於平指出,大西山歷史文化區域內部全部文物完成修繕和環境整治,不可移動文物做到全部實現對社會開放或用作文化、公益設施,形成大西山文化帶的綜合文化服務社區。
長城文化帶建設方面,北京將加快制訂和完善長城保護規劃,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進一步推進昌平南口和密雲古北口長城等搶險加固工程,用5至10年時間建成北京北部歷史文化體驗帶和生態環境保護帶。
責任編輯: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