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林邁可、李效黎之子:感謝中國人民還記得他們

2016-09-02
林邁可、李效黎之子詹姆斯·林賽 。記者 趙一存 攝林邁可、李效黎之子詹姆斯·林賽 。記者 趙一存 攝
林邁可夫婦在延安。受訪者提供林邁可夫婦在延安。受訪者提供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趙一存北京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招待會和10月20日的英國議會上,都曾提及一位名叫「林邁可」的人。習近平說:「他幫助中國改進無線電通訊設備,還冒著生命危險,為中國軍隊運送奇缺物資……」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紀念日,以銘記這位英國貴族及其中國妻子李效黎對中國抗戰做出突出貢獻的座談會此間在京舉行,其子詹姆斯·林賽向本報表示:「感謝中國人民還記得他們。」

習近平口中的「已故英國議會上院議員林邁可勳爵」,出生於英國一個世代書香家庭,其祖父為歷史學家,父親是牛津大學貝裡奧學院院長、英國上院議員。那時年僅28歲的林邁可從溫哥華坐船來到中國,恰是中國戰爭全面爆發的1937年。這一年,林邁可從牛津畢業一周年。他受燕京大學聘請,擔任經濟學導師,並領導創辦牛津大學式的導師制。

在燕京大學任教期間,林邁可對日本的侵略行徑義憤填膺,積極投入到幫助中國人民抗日的行動中,為根據地購買和運送了大量藥品以及無線電通訊器材。有感於根據地物資的匱乏,他還利用自己的英籍身份,頻繁往返於上海、香港、重慶之間,千方百計為根據地購買戰爭物資。為了準確記錄所買藥品的詳細名稱和功能,林邁可讓導師班跟隨自己學習的女學生李效黎幫助重新整理藥籤。1941年6月25日,林邁可和李效黎結為夫婦,在中國組建自己的家庭。

半年之後,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打響。林邁可帶著妻子和朋友駕車離燕園,到達聶榮臻將軍的司令部駐地。自此至1944年,林邁可一直在晉察冀軍區從事電台設備的整修改進和教學工作,妻子李效黎則在通訊部任英語課教員。在晉察冀的學生中,有很多人後來成為新中國電訊界的高級幹部、技術專家和骨幹,而他們都曾做過林邁可的學生。

1944年5月,林邁可從晉察冀根據地來到延安,總司令朱德任命他為第十八集團軍通訊總顧問。「父親在延安自主設計、研發了當時先進的超遠距離無線電天線,組裝了專用的無線電設備,把中國抗戰的真實情況和中國共產黨的抗戰主張發往大洋彼岸,並由此影響了美國和同盟國高層對中國反法西斯戰場的態度、決策,」林賽說。

林邁可在中國戰鬥和生活了8年,抗戰勝利後,一家人於1945年10月轉往重慶經印度返回英國。回到英國後,林邁可還通過自己家族在英國的勳爵地位,為中國奔走、呼籲、宣傳,向英國社會介紹新中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工黨領袖、時任英國首相的理查·艾德禮接受其建議,於1950 年1月使英國成為新中國成立後,在西方國家中第一個承認並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

致力於追尋和研究林邁可、李效黎夫婦抗戰事跡近40年的中國人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殷強告訴大公報,林邁可對進一步推動國際社會與中國共產黨建立直接對話與合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李效黎作為抗戰期間嫁給來華國際友人中國女性中的一位,能夠讓在華國際友人更進一步理解中國人民對抗戰、對反法西斯戰爭發自骨血更深刻的感情。」

責任編輯:紫荊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