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成功了!
2016年的中秋之夜,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許多網友在後台留言,說看著直播發射成功的時候,激動地流淚了。
這一夜,流淚的又何止電視前的觀眾們呢。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報道,航天人在經歷了多年的艱苦科研和緊張籌備後,送走了「自己的孩子」,望著他們越行越遠,所有的回憶湧上心頭,化作了眼眶裡紅紅的淚和嗓子裡酸酸的哽咽,這一夜,他們都在念叨著同一句話——「成了,成了」!這是他們喜悅的心聲。
酒泉:依依惜別
來發射場近兩個月了,但在張雅彬看來,今晚的月亮最大最圓最亮。
離發射只剩3個小時了。身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系統總體設計師的張雅彬,正和同事們一起對天宮二號做最後的檢查。
與此同時,在酒泉發射場測試大廳以及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大廳裡,天宮二號試驗隊員們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腦屏幕,通過數據確認飛行器狀態。
5年來,試驗隊員們披荊斬棘、奮勇向前,日夜期盼這一時刻的到來。當發射真正到來時,他們既激動又不捨。
「一方面,我們像參加高考一樣躍躍欲試,想用一份好成績給過去5年畫上圓滿句號;另一方面,天宮二號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馬上要離開了,真有些捨不得。」試驗隊員鄭昊說。
來到發射場的這兩個月裡,隊員們有頂著40多度高溫,在沒有空調、沒有廁所的68米高的標校塔上連續工作14個小時的時候;有對上千個設備、接插件一一進行狀態確認的時候;有冒著大雨跑到設備存放房間轉移設備和做應急防水處理的時候……
試驗隊員們始終懷著對載人航天的熱愛而工作。天宮二號系統總體主任設計師柏林厚和設計師鄭昊從天宮一號開始便參與了研製,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天宮」。他們常說:「這就像自己的孩子,我們為他做什麼都願意。」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指揮何宇介紹,「從載人航天工程發展來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是空間站建設之前的最後一次系統級技術驗證,成敗關乎空間站建設是否順利,意義十分重大。」
臨近發射,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試驗隊員們也在對火箭進行最後的檢查。發射塔架上的他們大都是參加過天宮一號發射任務的「老兵」。此時長二F火箭再次出征,他們顯得沉著冷靜,透著自信。
「雖然是成熟型號,但是載人航天關係重大。此次用於發射天宮二號的運載火箭技術狀態雖然未發生大改動,但我們進行了80多項小的技術狀態更改,不斷提高火箭的可靠性。」火箭副總設計師劉烽說。
據劉烽介紹,在這80多項小的技術狀態更改中,50%左右是為了完善火箭設計而進行的改動,18%左右是針對於工藝方面的更改。此外,針對載人航天高可靠、高標準的要求,試驗隊重點對整流罩鉚接、全箭總裝等複雜工藝過程開展多餘物控制技術研究,解決複雜結構多餘物合理清除技術,避免因多餘物給產品帶來質量隱患,從而提高產品可靠性和安全性。
「我們的目標就是不留一點質量隱患,確保產品以最完美的狀態上天。」火箭總指揮荊木春說。
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著。發射前48分鐘,塔架上的試驗隊員紛紛開始撤離。
火箭發射試驗隊的瞄準設備崗位人員王超和賀長水最後一批撤離。發射前15分鐘,他們熟練地關閉了瞄準設備,沿著之前演練的路線成功撤離。
發射場的指控大廳裡,大屏幕上不斷顯示著火箭最新的狀態指標和動態。試驗隊技術人員密切關注著火箭的情況,時而聚精會神地看電腦屏幕,時而拿起電話聯絡,動作嫻熟,語言簡練。
北京:一路相隨
與此同時,作為此次飛行控制任務「神經中樞」的北京飛控中心內燈火通明。各系統參試人員已各就各位。指控大廳裡,身穿白色和綠色工作服的飛控人員神情專注,正在進行最後的準備。
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聯合飛控試驗隊自8月初入駐北京飛控中心以來,已經開展了大量工作,進行了數十次實戰演練。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的飛控試驗隊員還針對天宮二號制定了300多項在軌故障處理預案,這些預案僅設計文件就有近600頁。
飛天時刻
時間慢慢流逝,越來越臨近發射窗口。當「倒計時1分鐘」的聲音響起時,酒泉指控大廳和北京飛控中心都完全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注視著大屏幕。
最後10秒倒計時報告聲響起,所有人屏氣凝神。隨後,一聲巨大的轟鳴聲響起,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扶搖直上,直刺蒼穹。
大屏幕上,火箭的高度和速度數據不斷增加,這意味著天宮二號正在加速飛離這片飛天夢開始的地方。
隨著「助推器分離」「一二級分離」「拋整流罩」「太陽帆板展開正常」等報告聲傳來,酒泉指控大廳和北京飛控中心裡多次響起熱烈掌聲。
575秒,天宮二號成功與火箭分離,進入初始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熱烈的掌聲再次響起。
而對於北京飛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這場大戰才剛剛開始。根據計劃,飛控試驗隊將接過指揮棒,進入24小時值班狀態,密切關注天宮二號的運行情況,承擔起天宮二號在軌狀態監測、飛行控制、指揮決策、信息交換和長期管理的任務。
責任編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