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公安部推「刷臉」網上身份證試點

2016-09-24

【文匯網訊】身份證被冒用的事情屢屢發生,在生活中和網上如何證明「你是你」成了一道難題。記者昨日獲悉,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發的「網絡可信身份認證服務平台」即將在多地投入試點。今後不用攜帶身份證,在辦理開網店住酒店等需實名認證的業務時,靠「刷臉」就可完成身份認證,同時還能避免身份被冒用的風險。

髮型身材不影響「刷臉」準度

據新京報9月24日報道,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證件技術事業部主任郭小波告訴新京報記者,在網上怎麼證明「你是你」是一種迫切的現實需求。對此,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提出建立可信身份認證體系,並且完成「網絡可信身份認證服務平台」的研發,其中包括身份證網上副本簽發系統。

郭小波介紹,網絡可信身份認證服務平台建立了多因子和多認證模式的系統,包括生物識別、「身份證網上副本」等技術手段。目前,「身份證刷臉」是首選的生物識別辦法。

據悉,借助「身份證網上副本」技術,結合密碼認證,臉部、指紋等生物特徵驗證等方式,可實現互聯網上的「實名+實人+實證」的真實身份認證。

他說,刷臉比對的是公安系統中的高清照片,面部識別的精準度非常高了。「頭髮變長短,稍微的胖瘦對識別結果是沒有影響的,人臉識別的技術已經超過了人眼識別的精準度」。

據悉,目前第一期平台建設工作已經完成並開始投入使用,幾十家公司的近百個應用已經接入了平台,覆蓋智慧旅遊、電子政務等。該平台一秒鐘可同時響應400個認證需求,日均提供逾萬次身份認證。

郭小波表示,身份認證平台的核心技術已經成熟,並可以投入使用。但是處理能力還不能滿足全社會的日益增長需求,下一步將不斷擴充平台的服務能力,提高並發訪問能力,接入更多的應用。

實現網上身份認證需要兩步走

據郭小波介紹,今年5月可信身份認證平台已經在廈門開始試點,公安部很快會推動其他城市的試點工作,這項技術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

如何實現網上身份認證?郭小波告訴記者,簡單來說,需要兩步走。

第一步,居民持身份證到可信站點申請「身份證網上副本」,這需要一個面簽的過程。申請後,居民可以把副本下載到終端設備進行應用。據悉,可信站點包括派出所、銀行、政務中心等授權點,今後授權點會逐步擴大範圍。

第二步,電子商務平台、電信通訊平台、金融機構、網絡服務提供商等需要接入身份認證平台,通過該平台就能完成公民身份認證。以電商平台為例,只需在產品中增加身份認證環節,就能通過公安部門的身份認證服務系統,完成用戶的身份認證。

據悉,完成以上兩步之後,今後在辦理一些實名認證業務時,就可通過「刷臉」等形式完成真實身份驗證,無需攜帶身份證。

目前,該項目已與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中國移動、中國建設銀行、阿里巴巴、中國平安、螞蟻金服、微信等各行業機構開展合作,在保障身份證網上應用安全的前提下應用於域名註冊、實名售卡、金融徵信。

認證過程不在網絡存儲傳輸信息

在身份認證的過程中,個人信息是否會洩露?郭小波告訴記者,認證過程不會在互聯網上存儲、傳輸身份信息,只在公安系統後台才能看到公民的個人信息。前端使用者看到的信息是「脫敏」的,個人信息被隱藏了。此外,所有的傳遞管道都是加密的。

他表示,「身份證網上副本」承載的信息只存在終端,而不會存儲在雲端,以保障個人信息的安全。根據所需求的保密程度高低,網上副本還可以增加居民的人像、指紋信息,提高安全性。

此外,這種「數據加密」性質的「網上二代證」在保護了公民隱私信息的同時,也解決了公民個人信息在互聯網上被「盜用」「冒用」的問題。身份證網上副本具有加密標識,不會存儲任何隱私信息。

責任編輯:章文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