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緬甸熟練工渴市 流失率高企

2016-11-22
緬甸熟練員工短缺,仰光有的工廠員工流失率高達15%-20%  李昌鴻攝緬甸熟練員工短缺,仰光有的工廠員工流失率高達15%-20% 李昌鴻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昌鴻 緬甸報道)「我們公司在今年7月剛一發工資,70多個緬甸工人便杳無音信,這可是佔到公司總員工的12%呀。」仰光一位不願透露企業名稱的港資製衣公司負責人趙先生直言,當時自己頓時傻眼了,公司的業務因此陷入十分被動的境地。他後來打聽才知道,這些員工都去了其他新進來的港資製衣公司,那家公司給的工資比自己高了100元(人民幣,下同),達到1050元,他心裡氣得只跺腳,感嘆白白幫競爭對手培養了員工。

由於大量外資湧入緬甸,加上原本就缺乏熟練勞工,許多工廠熟練員工便成為那些新進來企業的搶手貨,而這些員工也待價而沽。在緬甸仰光機場附近開中餐館的老闆陳國華告訴記者,他和夫人在仰光省開的內衣廠儘管採取了留住員工許多措施,但員工仍有10%的流失率,有的公司流失率甚至高達15%-20%。

為留住員工絞盡腦汁

陳國華介紹,目前只有勃固省因工廠相對較少,位置比較偏僻,員工流失率比較低,當地港企如鴻喬和順發等,他們的員工流失率只有5%。但他們也為如何留住員工而絞盡了腦汁。

工人罷工也是在緬甸開廠的港商遇到最頭痛的問題之一,甚至是有的華人翻譯出現錯誤,最後導致工人罷工。而緬甸政府去年中出台勞動法和昂山素姬新政府上台後,之前頻繁的罷工方才得以平息,但現在的工人工資較三年前增長了一倍。

福源製衣(緬甸)有限公司總經理龐志偉告訴記者,在2013年至2015年,緬甸工人認為工資低而時常動不動就罷工。他的仰光工廠就遇到一起嚴重罷工,那是在2015年初,與其他工廠一樣,他們工廠700多人罷工,導致他不能生產和及時交貨,業務受到很大影響,他尋求中國大使館幫忙,但因是民事糾紛大使館也是愛莫能助,最後他通過在當地有影響的緬甸中(港澳)聯誼會會長俞建斡旋,找當地多個政府機構調解,方才平息罷工。

因不能及時交貨影響了業務發展,龐志偉的公司業務大降、員工減少了一半。後來,在緬甸中(港澳)聯誼會等多個協會反映和推動下,緬甸政府在2015年出台最低工資保障制度,要求工廠給工人的每日最低工資不得低於3600緬幣,相當於約3美元,加上加班,工人工資大約較三年前上升了近一倍,達月薪950元至1000元。

翻譯出錯釀成罷工

因港商在緬甸對當地語言和文化不通,他們就依賴在緬甸居住大量的華人,聘請他們當翻譯,成為港商拓展緬甸的橋樑。但也有個別華僑翻譯不到位,釀成了意外的罷工事件。緬甸一位港商向記者透露,在勃固省一家大型港資公司,就曾因為華人翻譯將公司出台的政策翻譯錯,令工人理解有誤並引發不滿,導致許多工人罷工。最後公司總經理等高管好不容易慢慢解釋和做工作,方才化解罷工。

由於語言不通,培訓得靠華人翻譯傳達,影響了培訓的效果。而一些工人並不要求積極上進,儘管許多港商從內地公司調派的師傅手把手調教,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記者在港商何廣健的仰光工廠採訪時親眼看到,一位緬甸男員工進來培訓一個月,因不積極好學,又有些懶散,仍然不會操作機器,最後只得被炒了魷魚。

經濟政策缺乏細化

儘管對於珠三角廣大港商而言,緬甸是他們在東南亞最後的寶地,但面臨的挑戰遠不止上述這些。記者從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有關人士獲悉,緬甸政府今年7月底出台了12項國家經濟政策,包括專門制訂外商投資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優先發展電力、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人力資源和職業技術培訓等,但這些政策法規均缺乏細化措施。因此,該人士建議,香港和內地企業應仔細瞭解當地政策和法律法規,方可前往緬甸投資興業。

責任編輯:星空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