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2020年京津冀可初步擺脫霧霾困擾

2017-02-22

【文匯網訊】提到京津冀的生態環境,「霧霾」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詞兒,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三年來,京津冀三地打破行政區域限制,實行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取得初步成效。根據規劃,到2020年,京津冀可初步擺脫霧霾的困擾迎來「綠色時代」。

據央廣網2月22日報道,京津冀地區是我國空氣污染最重的區域,PM2.5污染已成為當地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是京津冀地區首要污染物。三年來,京津冀聯防聯控,合力推進淘汰落後產能、大力壓減燃煤、發展清潔能源、控制工業和揚塵污染等重點減排。京津冀區域還率先建立空氣重污染應急聯動機制,統一會商、統一預警,主動採取減排措施,應對重污染天氣過程。

但直到2016年,霧霾依舊來襲,有人對治理的效果產生了疑問,治理的效果到底如何呢?或許,下面這組數據能夠說明正在發生的變化:河北2016年的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為207天,比2015年增加17天;同年全省平均重污染天數為33天,較2015年減少3天。

北京2016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98天,其中,一級優68天,二級良130天,達標天數較2015年增加12天。

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2016年比2013年下降約33%。數字浮動不大,群眾自然感受不明顯,但變化的的確確在發生著,霧霾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治理霧霾也必將是一場長期持久戰。

2016年的12月30日,由國家發改委和環保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編製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發佈,《規劃》提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PM2.5濃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這意味著京津冀地區在2020年便可初步擺脫霧霾的困擾,迎來「綠色時代」。屆時,北京建成5條寬度500米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多條寬度80米以上的二級通風廊道,形成通風廊道網絡系統,以提升建成區整體空氣流通性。到2017年,京津冀地區PM2.5年均濃度應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這就要求,大氣污染防治的聯防聯控更為迫切,特別是共同實施京津冀空氣重污染應急聯動機制,開展聯動執法。除了京津冀,還將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污染傳送通道城市實施聯合聯動治理。總之只有通過科學治霾、協同治霾,才能實現2020年讓霧霾永遠成為傳說,迎來綠色時代。

責任編輯:周雨燕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