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田雯 南京報道)2月23日,第二次中日和平學者對話會在江蘇南京召開,主題為「東亞和平的新願景:中國與日本和平研究的合作」。來自中國、日本的30餘位和平學專家,以及特邀嘉賓——被譽為「和平學之父」的挪威學者約翰•加爾通,共同就維護東亞和平問題進行了專題研討,達成並發佈《南京共識》:加深民間對話與交流,鞏固中日兩國人民互信友好的根基。
加爾通:南京大屠殺史實無法抵賴
今年已87歲高齡的加爾通雖已滿頭銀絲,他參加過100起國際衝突的調停工作,曾獲得「英迪拉·甘地」獎、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這是他第六次來到南京,他說,80年前侵華日軍在南京肆意屠殺中國平民,這是不爭的事實,是「無法抵賴的屠殺事件」。加爾通表示,南京大屠殺給南京這座城市和人民帶來了創傷和痛苦,受害者不會忘記,但是施暴者則會淡忘。近年來日本右翼勢力借否認南京大屠殺言論來壓制中國,他稱之為「精明的政客」,他認為這一政策需要改變。他提議,南京要構建和平城市,「和平城市就是仔細思考過去,回到歷史中去反思,最後解決問題共同發展。」
2015年10月31日,日本和平學會曾在時任會長佐佐木寬的帶領下派出4位學者,與察哈爾學會共同在北京舉辦了第一次中日和平學者對話。今次,佐佐木寬和現任會長君島東彥帶領10位學者來到南京參加對話。君島東彥稱,二戰以來,中國遭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而現在發展迅速,在世界上的作用舉足輕重,在東亞地區的影響力非常大,「我們非常關注中國在創造和平秩序方面發揮作用,對於中國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非常期待。」據其介紹,日本和平學會成立於1973年,目前有超過700名會員,一直把為東亞和平貢獻力量作為重要任務。
就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中的「慰安婦」問題,日本東京女子大學教授古澤希代子與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館長蘇智良也進行了交流。他們認為,戰爭中性暴力的受害者在戰爭結束後又遭受歧視,這是雙重暴力,希望設立救助受害者的組織。蘇智良還透露,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對提交申請世界記憶遺產的《慰安婦檔案》作出初審回復,今年秋天將會公佈最終結果。
南京共識:正視歷史坦誠相待
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院長張憲文指出,要實現地區和平與安全,首先要在歷史問題上達成共識。「日本對華侵略歷史,日本政府應當要有深刻的認識。南京大屠殺是中日曆史問題中的焦點,日本在思想上沒有真正地認識到歷史上曾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害。」他認為,借助此次中日學者對話,探討如何尊重歷史、彌合分歧、化解對立,具有重大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希望中日共同行動,共創東亞和平、世界和平新局面。
當晚,與會的中日兩國學者發佈《南京共識》:要正視歷史,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竭盡全力防止戰爭悲劇重演。要坦誠相待,加深民間對話與交流,鞏固中日兩國人民互信友好的根基。要著眼未來,加強青年人的培養,撒播中日兩國世代友好的種子。要維護和平,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為東亞與世界和平作貢獻。
責任編輯:S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