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寧夏白芨灘人8年建起「綠色長城」 

2017-05-26
上圖為2017年5月16日拍攝的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圖為2009年8月7日拍攝的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上圖為2017年5月16日拍攝的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圖為2009年8月7日拍攝的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上圖為2017年5月16日拍攝的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圖為2009年8月7日拍攝的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上圖為2017年5月16日拍攝的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圖為2009年8月7日拍攝的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 記者 王尚勇)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寧夏靈武市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寧夏引黃灌區與沙漠「抗爭」的前沿。自1953年建立防沙林場至今,三代治沙人艱苦創業,植樹造林,完成治沙造林63萬畝,控制流沙面積近100萬畝。目前森林覆蓋率達到40.6%,有效阻止了毛烏素沙漠南移和西擴。特別是在大泉乾燥性流動沙區,實現了沙漠後退20公里的壯舉,在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築起了「綠色長城」。

據瞭解,近年來,林業的跨越式發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成立,給白芨灘的治沙事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林場改變過去「一季造林、成活靠天」的傳統治沙模式,創造出了扎草方格治沙的成功經驗。

在與沙漠的無數次較量中,白芨灘人探索出「治沙」與「致富」相結合的治理開發模式:在沙漠外圍營造大面積以灌木為主的防風固沙林,形成第一道生態防線;圍繞干渠、公路、果園建設多樹種、高密度、喬灌結合、針闊混交的大型骨幹林帶,構成第二道生態屏障。在兩道生態防線的保護下,內部引水拉沙造田,培育經果林和苗圃,果園成為職工的「搖錢樹」,苗圃成為職工的「綠色銀行」。

目前,沙漠中已有經果林和苗圃1.5萬畝,畜草種植面積1000畝,同時發展養殖業。這種模式堅持「治沙」與「治窮」相結合,創造了改造利用沙漠、發展循環經濟的成功範例,被國務院確定為寧夏經濟建設重點推廣模式。


責任編輯:東方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