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中華白海豚是香港這座城市的吉祥物,然而海洋生物學家說,如今它的長期生存面臨問題。
據參考消息網6月17日援引《紐約時報》報道,去年夏天,工人們開始在香港國際機場附近水域興建第三條跑道,這是一個為期八年的工程。官員們表示,這個項目將令香港保持全球航空樞紐的地位,跑道落成後,附近將於2023年左右建成一座海洋公園,以補償該計劃中對一片海豚棲息地的破壞,這片棲息地的面積約為紐約市中央公園的兩倍。
但生物學家說,第三跑道項目會加劇高速渡輪交通及其他基礎建設項目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我們想要更多的錢,所以無法保護我們的海豚,對於香港來說,這真是一幅可怕的畫面,」生物學家洪家耀說。幾十年來,他一直在研究珠江入海口的海豚,並且在法庭上與第三跑道項目作鬥爭,但沒有成功。

五月,人們在香港大嶼山島附近看到一頭中華白海豚。(圖片來源: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文章稱,珠江入海口是中國近海最大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可能也是它們在東南亞最大的棲息地,這裏的中華白海豚數量估計約為2500頭。今年3月,科學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期刊發表了一份香港大學生物學家根據四年半來的調查結果寫成的報告,估計「至少有368頭海豚將香港的水域作為部分活動區域。」
洪家耀的調查受政府資助,他採用另一種研究方法,表明香港水域內的海豚數量(某一時段內海豚出現數量的估計值)已從2003年的188頭降至2015年的65頭,達到歷史最低水平。「我們處於危急關頭,」他說。
香港機場管理局表示,去年香港機場接待了7050萬人次,第三跑道將大大提升航班容量,到2061年將增加580億美元(1美元約合6.8元人民幣)收入。
「如果機場目前已經有了第三條跑道,它也能被利用上,」總部在澳大利亞的亞太航空中心駐港資深分析師威爾·霍頓說,「本地航空公司的增長受抑制,外國公司也在等待增加航班。」
香港機場管理局表示,該局關於海洋公園的提案是以國際最佳實務為基礎,而且建造船隻的噪音不會對海豚造成長期傷害,因為它們「預計會躲開,這是有智力的動物的預期反應。」
該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擬建的海洋公園是跑道項目規模的四倍,將為大嶼山北部海域的海豚數目反彈「鋪平道路」。
但生物學家說,從現在起至2023年,擬建的公園無法保護海豚免受建築噪音影響,也未能涵蓋大嶼山西南部水域的重要海豚棲息地。
研究香港海豚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學家約翰·王說,這種做法實質上是令機場管理局用海豚的生命作賭注。他說,即使香港政府發佈了環境影響研究報告,海豚會對跑道施工噪音以及未來高速渡輪或航運路線變化做出什麼樣的回應,目前依然不確定。
責任編輯:李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