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歷史建築具有歷史、社會、建築及美學的價值。為了在文物保育和持續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香港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
所謂「活化」,即是為歷史建築尋找新的生命、新的用途,強調以創新的方法予以善用,使之成為獨一無二的文化地標。
該計劃始於2008年,到2016年,香港已有近20個「活化」項目,其中有8個項目已經投入服務,4個項目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
雷生春堂
歷經4年「活化」,這座有80年歷史的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保持了其原來的風貌。
YHA美荷樓青年旅社
美荷樓建於1954年,最早是用於安置住房困難群體的公共房屋,後被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列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進行開發再利用,於2013年12月20日正式開業。
大澳文物酒店
前身為舊大澳警署的大澳文物酒店建於1902年,屬19世紀晚期的古典建築。被「活化」後成為有9間套房的特色精品酒店。
石屋家園
石屋家園前身為侯王廟新村31-35號。2010年,通過「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得以活化,並於2015年開始營業成為市民喜愛的懷舊冰室。
芳園書室
芳園書室建於20世紀20年代,糅合中西建築風格。於2013年3月被「活化」成旅遊及教育中心暨馬灣水陸居民博物館。
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香港分校
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香港分校前身是北九龍裁判法院所在地,建於1960年,屬西方新古典式多層建築,不少香港電影和電視劇的法院場面曾在此拍攝。
2008年成為特區政府首批「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的6幢建築物之一,2010年10月正式啟用。目前已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數碼媒體專門學府。
饒宗頤文化館
前荔枝角醫院建於1921—1924年間,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2014年被「活化」成為饒宗頤文化館。
(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