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蛟龍」號返回青島 科考圓滿結束

2017-06-23

【文匯網訊】 據中新社報道,歷時138天,航行18302海里,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96名科考隊員的「向陽紅09」號船6月23日順利返回青島國家深海基地碼頭,標誌著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順利結束。

23日早晨,搭載著「蛟龍」號的「向陽紅09」號船停靠在國家深海基地碼頭。「歡迎回家,你們辛苦了」,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孫書賢在這裡舉行的歡迎「向陽紅09」號船凱旋的簡短儀式上說。

據介紹,本航次三個航段「蛟龍」號累計下潛30次,常規調查75個站位,足跡遍佈西北印度洋、中國南海、西北太平洋,作業地形涵蓋海山、熱液、海溝等典型海底地形區域,共計23家單位156人參航。

「蛟龍」號在本航次發揮了其靈活機動、高精確定位的技術優勢,實現了長距離、大深度、高密度等海底觀測航行作業。

其中,本航次第一航段在作業危險度最高的海域——西北印度洋卡爾斯伯格脊熱液區進行了11次下潛,海底熱液溫度超過300℃,「蛟龍」號多次有驚無險地與熱液噴口和聳立的黑煙囪「親密接觸」,充分驗證了其在複雜海底地形環境下各系統性能和懸停取樣作業能力。

第二航段在南海進行了最密集的下潛作業,15天開展了9次下潛,海底作業時間平均為6.5小時,其中3次為連續背靠背下潛,海底水平航行超過7000米,垂向航行超過400米,充分驗證了「蛟龍」號海底長時間、長距離、大落差連續下潛作業能力。

第三航段在馬裡亞納海溝和雅浦海溝深淵區進行了10次大深度下潛,其中7次水深超過6000米,充分驗證了「蛟龍」號連續大深度作業能力。尤其是「蛟龍」號144潛次在馬裡亞納海溝6300米深度搜尋並回收122潛次布放的氣密性保壓采水器,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時隔一年在6000米深海底對科學儀器的定點搜尋與回收,充分證明了「蛟龍」號高精度定位及其定點作業能力。

「蛟龍」號本航次的表現,驗證了潛水器穩定的下潛技術狀態和可靠的系統設備性能,為業務化運行奠定基礎。

第二批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全面參與本航次下潛,並完成兩輪獨立主駕駛操作,安全順利地完成了既定下潛作業任務,充分說明了中國第二批潛航員已經具備獨立駕駛潛水器的能力,對中國未來潛航員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國家海洋局官員表示,中國大洋38航次是「蛟龍」號試驗性應用階段的最後一個航次,38航次的圓滿完成,也標誌著「蛟龍」號試驗性應用階段海上調查工作圓滿結束。

責任編輯:Cancan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