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中核設立海洋核動力公司 將在南海建造海上核電站

2017-08-14

【文匯網訊】 據環球網報道,日前,為促進海洋核動力裝備產業化,中國核電、上海電氣等5家企業擬共同出資10億元,在上海成立中核海洋核動力發展有限公司(暫定名)。美媒8月12日發表題為「中國擬斥資10億,為南海島礁打造『充電寶』」的文章稱,中國再次展現其增強海上核能力的雄心,該新的重大合資項目可能成為南海浮動核電站的孵化器。

8月10日,中國核電發佈公告,公司與關聯方浙能電力及其他投資方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電氣(601727.SH)擬共同出資設立中核海洋核動力發展有限公司(暫定名)。

公告稱,新公司的設立符合國家「建設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有助於推動船舶核動力軍民融合發展,有利於多元產業合作,整合資源,促進公司未來經濟增長。根據公司章程,中核海洋核動力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海洋核動力裝備開發、建造、運營和管理,生產、銷售電力、熱力、淡化水及相關產品等等,經營期限為60年。

海洋核動力裝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在民用領域,可為海上油氣田開採、海島開發等領域的供電、供熱和海水淡化提供可靠、穩定的電力,也可為破冰船提供推進動力,在軍事領域也有很多用途。

美媒報道截圖

美媒8月12日報道稱,公告沒有說明這些技術將被用於何處,不過觀察人士認為,這些技術可能被部署在南海等區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軍事專家高瑞連(Collin Koh)在接受美媒採訪時稱,除了為南海上的中國基礎設施提供電力、淡水這類實際用途外,海上浮動核電站還有支撐中國海上強國地位的象徵意義 。

中國未來將在南海島礁建近20座海上核電站

中核集團官方微信2016年7月14日曾發表一篇題為「深度能源觀察:我國將在南海島礁建造20座海上核電站」的文章,文章稱,隨著中國海上民用核動力技術成熟,中國正在全力建造海上核動力平台及破冰船。中船重工未來將批量建造近20座海洋核動力平台。

海洋核動力平台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採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於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

文章稱,海洋核動力平台將為中國南沙島礁提供能源保障及淡水保障。長期以來,由於電力供應問題,南沙島礁駐島官兵淡水供應得不到保障,只能通過小船往島嶼上送桶裝水,遇上極端海上天氣,可能官兵們就得依靠雨水生活。因為缺少淡水,官兵們可能很長時間不能洗澡。

海洋核動力平台的建造將支撐起中國對南海地區進行實際控制、商業開發的能力。預計,未來,得益於南海電力和能源系統建設力度加強,中國將加快南海地區的商業開發。

海洋核動力平台是中國首創技術 堪比核動力航母

海洋核動力平台是中國首創技術。平台技術可填補中國在民用核動力船舶領域的技術空白,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對中國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全球能源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海洋核動力平台實現批量建設後,預計每座海洋核動力平台的投資約為20億元。20座海洋核動力平台總造價大約為400億元,比打造一個航母艦隊造價便宜。中國每座南海島礁搭配海洋核動力平台,就相當於是一座核動力航母,西沙永興島、南沙永暑礁就是兩座搭載作戰飛機和導彈系統的海上航母。其在軍事上的優勢遠遠大於美國遠途而來的航母艦隊。


責任編輯:superman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