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微觀察|雄安規劃「小交通」不能缺席

2017-08-23

文/周琳

北京近日敲定支持雄安新區先期項目,不僅兩地的高鐵、城鐵等全面提速,也增加了雄安至香港的支線鐵路。雄安大交通規劃基本落成,作為北京的反磁力發展,其內部交通如何避免覆轍北京交通積弊是下步規劃的重點。

目前,雄安新區三個縣城高樓不多,公路多為兩車道。當地居民認為比成立新區前擁堵不少。雄安三縣目前均位於榮烏高速附近,通過榮烏高速,向西可達京港澳高速,向東可連接大廣高速、京台、京滬高速,這些主幹級高速公路已經實現了互聯互通。新區內部交通主要為縣級公路,近幾年實現了村村通,但一些路況並不完善。容城內部的101、102公交也是5月份新增的。

依據摩根士丹利對雄安新區人口規模的預測,未來10到20年,新區人口規模將達到340萬至670萬,有成為「特大城市」的可能。可見,雄安內部交通規劃需以解決城市病、建設綠色智慧交通系統為目標,實現交通的集約、高效。有觀點認為,未來雄安新區內部的主要交通方式為地下管廊式,大部分市內交通都在地下。

雄安新區作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體系的重要節點,北京發改委提出全面提速北京市與雄安新區之間的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快建設京雄鐵路、京石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固保城際等軌道交通線路,推動建設北京市與雄安新區直接連通的高速公路新通道。

城市的交通就像人身體里的血液流通,是由主動脈和毛細血管等多個複雜系統彼此配合、協調,共同完成良性的運轉。高鐵、城軌、高速公路等「大交通」已經與雄安新區聯通。作為未來數百萬人工作生活居住的新區,人居生活便利化的需求同樣也要求在雄安城內規劃時「小交通」不能缺席。筆者認為,在雄安新區未來的交通規劃中,應防止摒棄北京的傳統布局方法——寬馬路、大廣場,而採用多功能混合,密路網、小街區的宜人生活空間。

雄安新區城內「小交通」規劃,不可迴避的是白洋淀生態保護問題。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三個縣城之間靠白洋淀的水路通行。如何實現雄安城內交通便利化同時,保護華北最大的淡水湖也是規劃的重中之重。

(作者系香港大文傳媒集團北京新聞中心記者)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