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大灣區規劃初稿完成

2017-10-22

【文匯網訊】 (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21日在中共十九大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已形成初稿,正在抓緊徵求意見,港珠澳大橋也爭取今年底基本具備通車條件。他並表示,今後每年都還會有一批高鐵在建及通車。而除道路通車外,如何促進人員、資金等市場要素流動更加便利,目前也正在研究政策。

何立峰:提高港澳珠三角競爭力

何立峰表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有兩個重大意義。

首先,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來支持香港、澳門進一步融入到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地促進港澳發展,以及廣東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從而更好地造福港澳同胞,提高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競爭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第二,何立峰表示,從經濟總量看,粵港澳大灣區已可與世界著名的東京灣大灣區、舊金山(港稱「三藩市」)大灣區、紐約大灣區等比肩,「通過大灣區的建設,打造世界級城市群,不是簡單的『9+2=11』,應該說『9+2大於11』,可以起到疊加或者乘數效應。」

何立峰引述數據稱,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廣東省九個市,加上香港、澳門在內,共56,000平方公里,約6,800多萬人,去年經濟總量將近10萬億人民幣,大約相當於14,000億美元。「這個區域的經濟總量,背後隱喻着它有非常豐富的人才資源、雄厚的物質基礎、發達的交通網絡,並與國內外經濟交往密切,發展前景非常可期,互相之間又優勢互補,為大灣區的建設提供了客觀可能。」

大灣區勢成為國際重要科創中心

對於大灣區建設的進展,何立峰表示,7月1日簽署框架協議以後,建設加快實質性步伐。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和廣東、香港、澳門,正在加快編制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目前已經形成初稿,正在抓緊徵求意見。這個規劃將為未來大灣區的建設提供一個遵循和藍圖。

在科創方面,何立峰表示,粵港澳在原有合作基礎上,通過落實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內容,積極溝通協商,達成一些具體項目,正在抓緊落實,現在已經開始取得比較好的效應。

何立峰認為,隨着這種進程的加快,大灣區應該會成為很重要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且前景比較廣闊。大灣區周邊還有很多發展空間,研發、生產、製造、營銷、再研發的循環會在這裡得到比較快的進展。「通過科技的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大灣區會成為中國未來新的經濟增長極,在發展速度、質量、效率公平及可持續方面,應該都會走在前列。」

在大灣區的互聯互通方面,何立峰表示,除通信互聯之外,水路電氣尤其在交通方面的動作力度越來越大。何立峰稱,港珠澳大橋爭取2017年底基本具備通車條件。除道路通車外,如何促進人員、資金等市場要素流動更加便利,目前官方也正在研究政策。

今後料每年都有高鐵在建通車

何立峰說,中國的高鐵總通車里程超過2.2萬公里,為世界第一 ,裝備水平、運行管理水平,都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在未來的發展中,這將作為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具體的相關政策,我們也正在會同交通部、會同鐵路總公司正在深入研究,估計今後每年都還會有一批高鐵在建,會每年有一批高鐵通車,更好的滿足和服務於人民出行的客觀需要。

推進「一地兩檢」相信「中國智慧」

何立峰透露,另一正在抓緊進行的工作是,如何促進人員、資金以及其他市場要素在大灣區流動更加便利化,發改委正在研究相關政策,包括通關及一些其他方面的政策。

在新聞發佈會後,有媒體追問如何解決「一地兩檢」遇到的問題時,何立峰樂觀表態「要相信中國智慧」。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