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記者 朱燁報道)作為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暨中國酒城瀘州老窖文化藝術周系列活動之一,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藝術家們13日走進國家級貧困縣古藺縣,並為古藺中學的近三百位師生帶來了一場融演繹、授課及互動於一體的聲樂課堂。中國歌劇舞劇院女高音歌唱家孫博對本網表示,十九大將文化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推廣傳統藝術形式進校園、進基層,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音樂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希望我們可以用聲音影響大家,讓更多的同學們在流行歌曲之外能瞭解並喜歡上古典歌劇,延續傳統音樂的魅力。」
位於四川盆地南緣、雲貴高原北麓的古藺縣,有漢、苗、彝、回等13個民族聚居,載歌載舞的氛圍也讓當地的孩子們多了一份藝術的天賦。記者發現,在高雅藝術進校園——聲樂課堂上,古藺中學的同學們非常踴躍、落落大方,不僅向藝術家們提出演唱技巧問題,更是主動展現不同形式的演唱方式,而他們良好的聲音條件和大方的舞颱風貌也給藝術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國歌劇舞劇院著名男高音李振濤認為,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有義務、也非常樂意去普及音樂,用聲音去影響新一代。他同時指出,嗓音條件之外,更重要的是熱情,要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熱情,才能真的把歌唱事業堅持到底、傳承發揚。孫博則認為,聲樂是非常綜合,不僅是演唱條件和投入情感,還應衡量包括形體、以及音樂素養等在內的諸多因素。
傳統音樂較之流行 如鋼筋架構在基
記者在現場發現,踴躍上台的同學們似乎更喜愛演唱流行音樂,演唱狀態和台下同學的反應也相對自然和熱烈。對於這種現象,李振濤認為,這不僅是中國年輕人群體中存在的現象,世界範圍內也是這樣,年輕人更容易與流行元素產生共鳴,較難沉下心來欣賞古典音樂,這更需要我們文藝工作者進行引導和興趣發掘。但他同時提醒,民族唱法或美聲唱法從呼吸到聲音位置到咬字都有一套非常系統的方式,好比房屋建設中的鋼筋架構,「基礎打好了,唱什麼都會更加得心應手。」
古典舞傳承發揚 中西結合
此外,期間中國歌劇舞劇院亦攜龐大陣容,不但連演三場《孔子》,還推出了專為本次藝術周編排的綜合晚會《品味中國》,旨在推動高水平文藝創作及優秀文化藝術劇目的傳播,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及在響應國家文化惠民、精準文化扶貧號召的基礎上,讓高雅藝術真正在民間落地生根,從而推動地方文化建設。
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藝術家們在國家級貧困縣敘永縣魚鳧小學和古藺縣古藺中學之後,許寧副院長帶領三名優秀青年舞蹈家專程前往瀘州市青少年宮,在聲樂課堂之外展開了舞蹈大師課。
許寧從舞蹈起源處娓娓道來,從遠古時期的祭祀圖騰到《詩經》,從西周樂舞到唐朝公孫大娘的劍舞。他亦引用了此次的舞劇《孔子》選段《采薇舞》為例稱,「舞蹈的創作、傳承,都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底蘊。」相應的,三位舞蹈演員亦配合授課內容表演了不同時期的舞蹈,向兩百餘位當地觀眾展現了傳統舞蹈的魅力,理論與展示穿插進行,生動形象,也引得現場掌聲不斷。
責任編輯: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