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拿什麼拯救你,不學普通話的香港年輕人

2018-01-27

【文匯網訊】就連學不學普通話的議題,都能在香港的大學裡激起波瀾。

幾天前在網上出現的一段「勁爆」視頻裡,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幾名代表因不滿學校的普通話畢業考試難度,強闖語文中心,「佔領」辦公室,對包括外籍女士在內的幾位教師厲聲喝罵,還夾雜廣東話粗口,態度極其粗暴惡劣。

視頻中滿臉惡橫的年輕人,哪裡像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倒更像是港片裡的黑社會馬仔在收「保護費」。對此,香港輿論皆表示「驚呆了」!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道,有民調顯示,94%的市民認為涉事學生的做法很不恰當,全城怒火被激起。

雖然事後兩名涉事學生被校方責令暫時停學,帶領學生「佔領」辦公室的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劉子頎也為當日對教師的惡劣態度鞠躬致歉,但這件事依舊值得我們拎出來說道說道。

鬧劇

在名為知識殿堂的象牙塔內,既無事先商議、也無預約,糾眾就直闖辦公室,甚至惡言恐嚇教師。這樣的粗鄙行徑不僅讓校長錢大康在記者會上感慨「學生不愛戴老師了」時一度哽咽,更讓香港各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大失所望。

什麼是謙恭守禮的大學之道,什麼叫通情達理和尊師重道?這幾個學生通通都拋諸腦後和踩在腳下了。

有位浸會大學的老畢業生在島妹朋友圈裡歎息:「尊師重道,這是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遵從的原則。你有意見可以提,但一定不是用這樣侮辱人的洩憤方式。一個進步的文明社會,能容得下各種不同的聲音,但是都應該用文明的方式表達。這麼惡聲惡氣,嗓門大難道就占理?再說這些學生是怎麼考進來的?別說普通話了,英文也是一塌糊塗,操句粵語就能笑傲世界?簡直無知!」

說起來,對於學普通話這件事,香港某些學生一直都有「被迫害妄想症」,總覺得這是內地在侵蝕他們的「本土文化」,對他們「洗腦」。這次出事的浸會大學,涉事學生名義上說因為普通話太難、妨礙畢業才「鬧起情緒」。可問題是,修畢普通話才能畢業的規定已實行了十年之久,怎麼師兄師姐們都沒覺得有必要去「鬧鬧情緒」?

同樣,浸會大學還規定了修畢英語課方能畢業,怎麼就不見英語沒過關的同學如法炮製,去跟英語教師鬧一場?顯然,普通話課程只是「替罪羔羊」,有人在拿這事兒做文章,宣洩一種泛政治化的情緒,激起香港和內地的衝突。

扭曲

說實話,學習普通話不僅離「洗腦」差得很遠,反而恰恰是為每位學生的最大利益著想。

全球最大的市場是講普通話的,超過13億人以此為母語,世界政商精英都以會講普通話為榮。Facebook創辦人扎克伯格用流利的普通話在清華大學演說,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孫女普通話標準得「嚇人」。

香港高校將普通話列為必修課,就是希望增強畢業生的競爭力,利用背靠祖國內地的天然優勢,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然而,有些大學青年學業不精,卻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以此作為搞事的理由。

長期以來,在一些鼓吹「違法達義」、公民抗命等歪論的教師影響下,在某些勢力黑手的教唆蠱惑下,香港年輕人滋生了對國家和中央逢事「必欲反之」的扭曲心態,並將此視之為「政治時髦」,成為政治運動的先鋒、別人火中取栗的棋子。所以,面對滿城勸誡,二人並無絲毫反省,可能心裡還覺得「這場秀我們演成了」。

退一萬步講,即使大學生對普通話課程有意見,也應該通過正常渠道反映商議,而非稍有不滿便做出過激行為。大學校園和言論自由不是「庇護所」,凡事都要遵循基本的法律底線。

後遺症

這次事件,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香港發生違法「占中」之後的後遺症。

「占中」後,香港的大學生都變「暴力」了,衝擊校委會、干擾校方人事任命、衝擊捐款典禮……目無法紀,習慣了以暴力激進的手段表達訴求。教育界人士憂心忡忡:違法「占中」破壞香港法治,留下的後遺症已逐漸顯露。

對此,有香港市民在社交網站上留言:對於這樣的人,查清楚後,該開除的開除,該停學的停學,該檢討的檢討,絕不姑息,否則大學風氣只會更差。

去年,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曾在媒體上喊話香港青年,「鬧下去沒有希望」。他說,香港年輕人不能掉入民選政府就是最好政府的思維陷阱,沒有法治,民主很容易變成暴民政治。「我比較擔心香港的年輕人。眼界比較小,這是香港年輕人的致命傷。內地市場大,成本低,年輕人的拚搏精神也比我們強。我希望現在的香港人能好好思考,究竟自己的定位是什麼。」

浸會大學明白茲事體大,對違規學生迅速作出嚴正處罰,剎住這股目無師長、粗暴野蠻的歪風,兩名涉事學生被勒令即時停學。但懲罰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浸大的處罰可提醒所有學生,必須守法依規,尊師重道,拾回自強不息的「獅子山精神」。

借此,也希望香港青年都能夠引以為鑒,避免重蹈覆轍。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公眾號俠客島

責任編輯:glory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