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慶波
24名在港「兩院」院士懷著報效祖國的迫切願望和發展創新科技的巨大熱情,給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寫了封信,表達了報效祖國的迫切願望和發展創新科技的巨大熱情,希望解決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科研儀器設備入境關稅優惠等問題。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並迅速部署相關工作。如今,信中反映的一些問題已基本解決。有了來自中央的關懷,香港科技界正湧動起為香港和國家發展再建新功的更大信心和力量。
發展創新科技,香港有「燃眉之急」,也有「切膚之痛」。近年來,中國科技進步一日千里,深圳創新發展如火如荼,相較之下,香港相關領域的「不溫不火」讓香港社會多有詬病。一方面科研經費投入不足本地GDP的1%,創新科技研究「缺糧少彈」;另一方面科研成果轉化缺乏工業體系支撐,創新科技產業「土壤貧瘠」。香港要把創新科技這張好牌打好,不至於被甩開和落下,亟待突破現有格局,引來源頭活水,走向更廣闊天地。
國家厚愛,香港有福。習近平的重要指示想香港所想、急香港所急,再為香港創新科技事業乘勢而起注入希望。葉玉如院士說,習近平的指示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平台,兩地科技從此共冶一爐,可望創造更多一流的科研成果;沈祖堯院士說,兩地科研合作由此將深化升級;陳清泉院士說,香港要參與到國家創新科技發展大潮中,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把握住新的歷史機遇;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羅范椒芬則表示,香港有信心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從世界知名的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再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完全有這個基礎和潛力。人才方面,香港有5所大學躋身世界百強,「兩院」院士逾40人,擁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2005年以來已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各類獎項達28個,人才不可謂不豐富。政策方面,特區政府將創新科技發展列為施政重點,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組建創新、科技發展及再工業化委員會,立下本屆政府任內將研發投入提高至占GDP1.5%的目標,甚至加入人才搶奪戰、推出科技人才引進「特快專線」,工作不可謂不有力。基礎雄厚、優勢明顯,當下香港最需要明確的就是發展理念和實現路徑。
著眼國家整體科研佈局和支撐香港自身發展兩個層面,有序擴大和深化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正是香港在將來可以大展身手、大有作為的途徑和渠道。要改善香港的創新科技生態,就要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立足在「同發展、共繁榮」中實現多贏。內地有政策優勢、市場優勢、產業優勢,香港有「兩制」優勢、人才優勢、國際化優勢,「一國」之內,優勢互補疊加,兩地同心同行,香港創新科技自然能搭上時代快車,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對於創新科技發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要「做大餅」,大家來分享;對於兩地合作,沈祖堯院士說,科研沒有內地與香港的區別。中央的深情厚意,香港社會感同身受:瞄準國家所需、發揮香港所長,香港的創新科技事業必然前景廣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Can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