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郭若溪)產婦大出血了如何搶救?一名高危重症產婦如何進行剖宮產手術?近年來,如何提高年輕醫生和基層醫生的臨床技能成為重要議題,國內外的經驗是通過模擬醫學教育來實現技術上的熟練,讓「菜鳥」變熟手,這些高度智能化的模擬的「病人」,會哭會叫還會交流,年輕醫生在模型上反覆操練,不僅不會侵犯病人隱私,還可以不斷積攢臨床經驗。
近日,深圳市首屆婦產兒專業技術模擬教育國際高峰論壇舉行,來自中國台灣、香港以及內地的婦產科專家共同探討了婦產科醫學模擬教育的新進展、新技術及新的發展趨勢。大會設有一個主會場,並分設多個工作坊,來自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的婦產科模擬導師團也進行了工作坊實操演練,通過仿真的「產婦」和「嬰兒」,導師團現場進行規範化教學。
傳統的醫師培養模式中,年輕醫生只有重複高年資醫生的操作,或通過臨床不斷磨練、不斷接觸病例,才能積累豐富的經驗。但是,在當今社會,由於病種增多,病員維權意識提高、患者隱私保護意識的提高等因素,很多臨床技能和經驗不能從病人身上積累。於是,醫學模擬教學的應用凸顯出強大的優勢和重要性。
醫學模擬教育是一門利用模擬技術創設高仿真模擬病人和臨床情景來代替真實患者進行臨床醫學教學實踐的教育學科,現在國內外均將模擬教育的開展作為醫學教育的重要發展工作。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姚吉龍說,在婦產科臨床實踐教學中,醫學模擬教育的優勢更為突出,「不僅具有直觀性、無創性,同時也盡顯人文關懷,在不侵犯患者隱私的前提下,可讓學生完成各項臨床實踐操作,更符合倫理標準。」
在會上,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模擬導師團就進行了實操演練,開展產後大出血團隊搶救模擬培訓。一個非常逼真的模型產婦在生下「寶寶」後出現大出血,導師緊張有序地指導年輕醫生進行搶救。在搶救過程中,隨著疼痛指數的變化,「產婦」還發出多種「哎、哎、哎」的聲音,而「產婦」生下的「嬰兒」也會「哇哇……」地叫。
「這些模擬的『病人』高度智能化,有的還會說話,年輕醫生在模型上反覆操練,不僅不會侵犯病人隱私,還可以不斷積攢臨床經驗。」姚吉龍說,不管是規範化的診療還是危急重症的急救,又或是腔鏡技術、超聲技術、內鏡技術、新生兒復甦等專項技術,都可以通過模擬醫學教育來實現臨床技術上的熟練。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和高齡產婦生育需求的增加,深圳面臨越來越多的危急重症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救治問題,婦產科、兒科醫生臨床技能和服務水平的提高也迫在眉睫。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作為深圳市婦幼保健系統的龍頭,承擔了全市婦幼機構醫護人員的培訓工作。2018年,該院獲批建設婦產科和兒科的臨床技能模擬培訓中心。目前,該院已成立了產科模擬導師團、婦科腔鏡模擬導師團、新生兒復甦模擬導師團、超聲產前診斷模擬導師團、口腔模擬導師團、兒科模擬導師團等模擬教學團隊,並已舉辦了多期市級模擬師資培訓班,共培訓全國各地醫師及模擬老師近300人。
責任編輯: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