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深圳住房制度迎重大調整 港人也受惠

2018-06-05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繼98房改之後,深圳住房體制迎來「二次改革」。深圳住建局5日召開新聞通氣會發佈《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將住房分為市場商品住房、政策性支持住房、公共租賃住房三大類。計劃到2035年籌建各類住房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於100萬套。此次改革,深圳對優質人才予以了高度傾斜,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在深全職工作滿5年以上可按優惠政策購買人才住房或者申請獲贈住房產權,這意味著如果港澳人士被認定為深圳高層次人才,也可受惠於該政策。

《意見》所構想的深圳住房體系突出「高端有需求,中端有市場,低端有保障」的宗旨。

未來新增住房六成為保障房

在統籌考慮未來新增人口對各類住房的需求基礎上,計劃到2035年,分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階段,籌建各類住房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於100萬套,可以說,保障型住房佔到6成左右。

第一類是市場商品住房,占40%左右,做到有能力的市民通過市場商品房來解決住房需求。嚴格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以中小戶型商品房為主,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第二類是政策性支持住房,占40%左右。包括人才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分別占20%;其中人才住房重點面向符合條件的各類人才供應,可租可售,建築面積以小於90平方米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 60%左右;安居型商品房重點面向符合收入財產限額標準等條件的本市戶籍居民供應,可租可售、以售為主,建築面積以小於70平方米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50%左右。

第三類是公共租賃住房,占20%左右。重點面向符合條件的戶籍中低收入居民、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行業人員、先進製造業職工等群體供應,建築面積以30-60平方米為主,租金為市場價的30%左右,特困人員及低保、低保邊緣家庭租金為公共租賃住房租金的10%。是次政策調整擴大了保障的覆蓋面,將公交司機、地鐵司機、環衛工人、先進製造業藍領產業工人等群體也納入了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範圍。

高層次人才在深滿5年可申請獲贈住房產權

深圳住建局局長張學凡介紹, 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1253萬人,預計至2035年,常住人口將達到1800萬人,新增約550萬人, 預計新增住房需求約180萬套。綜合考慮土地供應和住房建設籌集能力,將住房總量目標確定為170萬套是必要的、可行的。

根據深圳市統計局4月披露的統計公報,深圳去年淨增55萬人口。

《意見》在深圳市2016年發佈的《關於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的完善和優化:一是加大貨幣補貼力度,鼓勵支持人才租購市場商品住房;二是實行租購併舉,探索建立先租後售、以租抵購制度;三是明確規定了戶型面積標準和租金、售價標準;四是實行一定年限內封閉流轉。

此外是對高層次人才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可以申請免租入住一定年限、相應面積標準的住房,在深圳全職工作滿5年以上,符合條件的可以按優惠政策購買人才住房或者申請獲贈住房產權。

中低收入人群盼解決「住房難」問題

深圳規土委5日公佈的5月深圳新房成交情況顯示,5月深圳新房均價54111元/平米,較4月每平米下降58元,實現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均價「20連跌」。市民張先生對此表示無奈,這降價幅度就相當於一杯茶、一包中華煙,這種降法等到人壽終正寢時也買不起,自己還是盼著住房保障系統能夠盡快落實,申請人才住房或安居型商品房。

深圳今天發佈的《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牽動了數百萬深圳無房人士的心。

市民張小姐表示,6年前將戶籍遷入深圳,錯過了房價大漲前夕的買房時機,後來只能看著房價「一騎千里」,再也追不上,而自己和全家也早已厭倦了「望房心歎」、四處搬家的日子,希望政府早日出台合理辦法解決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難」問題。

市民呼籲堵住權力人士鑽漏洞

深圳此番還進一步優化了人才住房制度,政策向優質人才高度傾斜。有市民呼籲,不反對政府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出台優惠措施,但要謹防政策被鑽空子的權力人士利用,不要重蹈當年不少深圳高級公務員、事業單位領導將商品房轉移給子女親友、自己卻開著豪車申領保障房的「不公平、不透明」做法。

責任編輯:Cancan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