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歷經9年籌備、建設及2年跨境馬匹運送演練,6月12日,香港賽馬會首批長期進駐廣州從化香港馬會馬匹運動訓練場(下稱「廣州馬場」)的14匹賽馬,經廣州海關現場關員核對單證、掃瞄芯片、臨床檢查合格後,進入廣州馬場的「五星級」馬房,正式迎來了內地的「駐訓之旅」。這標誌著賽馬跨境移動檢疫新模式全面實施,廣州馬場這一粵港合作超大型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進入正式運作階段。據悉,今年8月底,廣州馬場項目計劃將全面運營,今後將逐步接收香港馬會全部馬匹。
特殊通道高效過境
自2016年至今,在廣州馬場緊張建設階段就開展粵港馬匹往返試運,兩地一系列針對此項目革新措施的推出,為項目的運營節省了至少1年的時間。
首批進駐的14匹賽馬屬於香港馬會馬房的退役純種馬。12日凌晨6時30分,馬匹乘坐兩輛現代化的專用運輸車從香港沙田馬場出發,遵循預定線路,經深圳皇崗口岸入境,沿著從化無規定馬屬動物疫病區生物安全通道行進,分別於上午10時38分及12時進入廣州馬場。
在海關的監督下,車輛首先通過自動消毒裝置進行消毒。消毒後的運馬車進入海關監管區,關員在馬會獸醫協助下,逐匹對賽馬進行臨床檢查,確認身份和證書,檢查體溫、心率、呼吸頻率、體表以及精神狀態,認定馬匹健康,無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臨床症狀。隨後,馬匹通過檢疫通道進入馬房。
與往常往返試運需隔日返回的方式不同,此批賽馬將在廣州馬場飼養及駐場訓練。
應家柏:香港馬會歷史性時刻
記者了解到,按照《香港馬會馬匹試運檢疫工作方案(試行)》,2016年以來,海關總署與香港特區政府漁護署合作開展粵港往返試運馬匹檢疫工作,採用隔日返回的方式,以不同馬匹數和運輸車輛數進行組合,測試不同條件下馬匹出入境的通關情況。經過15次的試運測試,賽馬從香港沙田馬場出發到廣州馬場的時已從測試剛開始的6小時壓縮到如今平均4.5小時,返程時間從5.5小時壓縮到4小時。
「這是香港賽馬會的一個歷史時刻。今天首批馬匹進駐從化馬匹訓練中心之前,中心的檢疫設施與運作已成功通過廣州海關的檢查,衷心感謝香港及內地各個政府部門的支持。」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表示。
他續指,身處無規定馬屬動物疫病區的香港馬匹,不論在沙田馬場或從化馬匹訓練中心受訓,其健康狀況經確認為相同。它們可來往沙田與從化兩地,以及參與香港賽事,包括在國際賽事與海外賽駒競賽。
香港賽馬會賽馬事務執行總監夏定安表示,首批現役賽駒將於7月中運往從化馬匹訓練中心,而於新馬季開始時,將有9位練馬師在從化及香港兩地設廄訓練。
據介紹,廣州馬場項目是粵港合作的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後,香港馬會賽馬將在廣州馬場飼養和訓練,並定期前往香港參賽。按照香港馬會運馬計劃,在廣州馬場全面運行後,每週將實施4次往返粵港運馬,每批次約有45匹馬,加上賽馬嘉年華等大型活動,廣州馬場全年進出境馬匹數量可達2萬匹以上。
責任編輯: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