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甘肅微雕大師牛角上展現立體版《清明上河圖》

2018-06-15
工作中的劉金祿(劉俊海 攝)

工作中的劉金祿(劉俊海 攝)

劉金祿完成的微雕《清明上河圖》(劉俊海 攝)

劉金祿完成的微雕《清明上河圖》(劉俊海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劉俊海)6月14至17日,甘肅雕刻家劉金祿用20年時間完成的立體微雕《清明上河圖》在武威展出,吸引不少藝術愛好者和市民前去觀賞,其茶樓、行人、車馬、船隻等在內嵌燈光的映照下栩栩如生,受到觀賞者一致的好評和讚揚。

劉金祿介紹,這件作品長8米,寬1.6米,高0.5米,純手工打造,涉及人物727人,房屋152間,樹木77株,船隻29艘等等,百景俱全,無一遺漏,而所用材質是武威地區特有的白犛牛角,作品中最繁華和熱鬧的虹橋橋底是榫卯結構,不用一顆釘子,完成橋及橋面上一百多人物就用了一年多時間,是整幅作品最費時費力也是最精彩的部分。

今年65歲的劉金祿受父輩影響和教導從小便學習雕刻製作技藝。他說,有一次,他托人從外面買來一本《東京夢華錄》,裡面詳細記載了宋徽宗崇寧到宣和年間北宋都城東京開封的社會生活和經濟文化等情況,隨著閱讀的深入,漸漸地迷上了那個時代的社會場景,便開始研究《清明上河圖》,每處場景都爛熟於心,在家人的鼓勵下,他決定復原一幅《清明上河圖》。

微雕《清明上河圖》中的船隻(劉俊海 攝)

微雕《清明上河圖》中的船隻(劉俊海 攝)

劉金祿說:「起初想用紅木來完成《清明上河圖》,這樣難度不大,也具有收藏價值,但是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放棄了選用紅木的想法。有一次,我上街發現一個牛角梳子,這引起了我的興趣,這把梳子晶瑩玉潤,透明而有光澤,當時覺得非常好,就一下來了靈感。牛角硬度高,價格低廉也容易尋找,而且牛角工藝品不易損壞,保存年代久遠。」

但是,在真正做起來時,劉金祿遇到了很多困難。花費很長時間雕刻好的部件,時間一長便縮水變形,後來才發現是因為選擇的材料是小牛的角,太嫩且容易變形,需要晾曬一年以上,等沒有水分之後才能雕刻。

微雕《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劉俊海 攝)

微雕《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劉俊海 攝)

劉金祿的妻子說,白犛牛角需要到村裡去收,為了省錢,丈夫劉金祿就騎自行車,一大早去村裡收集白犛牛角,收集回來後還要親自做晾曬、分解、消毒、加熱、整平等20多道工序。「白犛牛角不好收,而且價格很高,和牛肉的價格差不多,一斤15元左右,而一對白犛牛角至少也要十幾斤重,為了支持他的事業,多年來大部分積蓄都投入到了作品當中。」

微雕的製作工藝過程複雜,完成一件微雕作品要經過設計、制胎、塗漆、畫工、磨合等多個工序,每道工序都是有一套專業的技術要領,而劉金祿卻掌握了全部的工藝。

劉金祿感慨的說,從事這項工作,就要在日復一日的敲打、銼磨、雕刻中度過,現在的年輕人耐不住寂寞,也不願從事這一行業,他的這項技藝也面臨著傳承的問題。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