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港青讚歎古蜀文化和傳統技藝

2018-07-23
同學們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前合影(記者 向芸 攝)

同學們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前合影(記者 向芸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向芸)「這些蜀錦可以用機器編織么?怎麼保護織機和手工技術呢?」「哇,你們來看,蹲低一點真的可以看到這個玉片刻的昆蟲呢。」23日下午,參加「2018未來之星•從香港出發——成都之行」活動的港青們,參觀了金沙遺址博物館和蜀錦織綉博物館,體驗神奇的古蜀文化。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眾多精緻藏品讓同學們目不暇接(記者 向芸 攝)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眾多精緻藏品讓同學們目不暇接(記者 向芸 攝)

感受蜀錦蜀綉織綉藝術

成都蜀錦織綉博物館是全國唯一擁有全套手工蜀錦製作工藝和蜀錦歷史文化展示的專業場館,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蜀錦蜀綉展示、保護、研究及宣傳窗口。在成都蜀錦織綉博物館裏,講解員詳細地向同學們講解了歷代蜀錦、蜀綉以及紡織器具,引起大家的濃厚興趣。

從三星堆青銅立人像身着「辮子綉」的中國第一龍袍,到坎肩、雲肩、旗袍、馬褂等明清代表性衣飾、刺繡,以及蜀錦珍品——新疆尼雅遺址出土的「五星出東方」,眾多精緻藏品讓同學們目不暇接。

講解員詳細地向同學們講解了歷代蜀錦、蜀繡以及紡織器具,引起大家的濃厚興趣。(記者 向芸 攝)

講解員詳細地向同學們講解了歷代蜀錦、蜀繡以及紡織器具,引起大家的濃厚興趣。(記者 向芸 攝)

在錦繡製作工場內,幾名織工正在小花樓木織機前忙碌首,投梭織錦,讓人眼花繚亂。當得知兩名綉工工作8小時僅能織出蜀錦10厘米,而培養一名能夠獨立操作的蜀綉綉娘則需要7年時間時,同學們紛紛嘖嘖稱奇。

來自香港文理書院的鐘斯穎對蜀錦小花樓木織機充滿了好奇,「我們都看不清的一大堆線,在兩位織工老師的巧手下,就變成了蜀錦。坐在上面花樓的挽花工負責提經線拉花,坐在下面的投梭工負責投梭織緯,兩人必須配合默契,一拉一丟腳一踩,才能完成蜀錦的編織,真是太有意思了。」 

金沙遺址體驗古蜀文化

作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和本世紀初中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金沙遺址博物館讓同學們流連忘返。

近圓形的遺跡館,是金沙遺址大型祭祀場所的發掘地,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商周時期的大型祭祀遺跡場所。原生態展示的發掘現場、大型樹根遺跡等,既讓同學們近距離觀看考古發掘現場,了解考古發掘的工作原理,也讓大家對3000年前古蜀王國祭祀活動的宏大氣派充滿了想像。

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太陽神鳥」金飾(記者 向芸 攝)

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太陽神鳥」金飾(記者 向芸 攝)

而在陳列館裏,「遠古家園」「王都剪影」「天地不絕」「千載遺珍」「解讀金沙」五個展廳則讓同學們了解了金沙晨曦復原景觀、金沙先民生產生活剪影、古蜀國宗教祭祀場景、以「太陽神鳥」金飾為主的30餘件金沙遺址珍貴文物以及四川地區古蜀文化秦以前的發展脈絡。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陳龐充從走進金沙遺址博物館,就一直不停地拍照。「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太陽神鳥』金飾讓我印象最深刻。昨天從機場到市區的路上,我就在立交橋上看到了『太陽神鳥』的圖案,今天終於見到真正的『太陽神鳥』了。」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