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特朗普政府連續實施兩輪徵稅威脅,第一輪對鋁製品、鋼材、金屬製品等企業徵收25%關稅。而傢具、皮革箱包、帽類、燈具等終端消費品則被列入第二輪徵稅清單。兩批清單涉及範圍廣,讓大批內地生產的港資企業「正中靶心」。面對着迄今為止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不少港商依然表現淡定。港商做生意以「腦筋靈活」着稱,外貿戰不斷升級期間,文匯網記者採訪多名在內地投資設廠的外貿港商,了解他們在外貿戰期間的應對之道。
「美國市場訂單減少,但內地和其他國家市場訂單又有增加。這樣有增有減,貿易戰整體帶來的損失還有待觀察。」港資企業海興金屬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煥操表示,內銷市場近年增速非常快,以內銷訂單增長速度,可以彌補因貿易戰影響而流失的訂單。
作為香港鑄業總會永遠榮譽會長,梁煥操告訴記者,以海外市場為主的港商同行,不少已經開始通過搬遷廠房來規避加稅影響。「很多港商涌到越南考察,因為經越南出口到美國,稅率可以減少5個點。」他表示,產品附加值低的金屬製造企業,通常選擇搬往東南亞等地。部分附加值高的企業則將廠房遷到美國。
港資企業在內地設廠生產,其成品出口多數經過香港再運往美國。隨着貿易戰逐漸升溫,不少港商均會受到加征關稅的影響。在東莞進行塑料加工的港資企業負責人林先生告訴記者,公司的塑料產品有80%出口美國,大部分都是經香港出口。「不少塑料製品已經被列入到第二輪徵稅清單,如果不提前規劃,一旦加征關稅損失會很大。」林先生表示,如第二輪關稅正式開徵,會繞道馬來西亞或台灣進行出口。「雖然物流成本會增加,但可以維持現有的大批美國訂單。」
有港商雖然沒有直接出口美國,但也受貿易戰影響而減少訂單。港資企業銀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麗芬表示,貿易戰開打,印度客戶擔心從公司進口的零配件會被美國徵稅,部分客戶寧願「撻訂」也減少進貨。廖麗芬對此也很淡定,近期人民幣貶值波動較大,有利潤空間可以減價留客。此外,公司去年首次創立自主品牌打入內銷市場,銷售額達到500萬港幣。她預計今年訂單可達到1000萬,內銷市場的增長可以抵禦貿易戰帶來的影響。
港資企業、東莞市華進制衣有限公司主要往歐美出口風衣、沙灘裝。其董事長鄺永勇今年一直緊密盯緊中美貿易戰的發展情況。得知紡織品類將在第二輪被徵稅後,他積極跟美國客戶溝通,目前美國客戶的訂單沒有發生變化。他坦言,美國市場的訂單占該公司出口一半以上,生意額達到數千萬人民幣。
「如果美國客戶因為加稅而跟我們壓價,我們只能忍痛停止接單。因為我們都是做生意的,虧本的生意不可能接。」他說,如果美國市場份額減少,會開拓國內和東南亞、日本等市場。「其實一帶一路概念提出來後,我們與東南亞來往增加,他們的訂單雖然沒有美國訂單量大,但中小型的客戶比較多,積累起來生意額也不少。如果加稅的情況一旦發生,我們可以利用其他市場填補損失。」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