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設計賦能中國服裝產業轉型 業界:時尚界需引入多元思維

2018-07-30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在中國紡織工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創新設計已成為新的生產力。如何更好地把握時尚設計話語權、打造時尚設計協同平台、構築時尚設計價值生態、樹立時尚設計先鋒形象,成為了實現中國紡織工業轉型的重任。

Ornella Bignami認為,迅猛發展的社交媒體,也讓年輕的設計師獲得身份認同和地位認同,走上了更為有趣和富有未來風格的時尚路線

Ornella Bignami認為,迅猛發展的社交媒體,也讓年輕的設計師獲得身份認同和地位認同,走上了更為有趣和富有未來風格的時尚路線

周末, 「原創之都·時尚硅谷」——深圳市龍華區大浪時尚小鎮迎來「2018 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設計峰會」(以下簡稱「設計峰會」)。28日舉行的設計峰會主題大會圍繞「新時代、新趨勢、新設計」主題,就當前國家及行業創新設計政策與產業發展趨勢進行解讀,同時圍繞開放的設計、可持續的設計和智慧的設計三個議題,以跨界視角共論世界時尚設計趨勢,探尋中國紡織工業的未來創新發展模式和新時代中國時尚設計話語權提升的新方案。活動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深圳龍華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中國服裝協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大浪時尚小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承辦。

大浪時尚小鎮規劃面積達776公頃,累計完成投資超百億元,引進品牌企業近200家,其中包括瑪絲菲爾、卡爾丹頓、影兒等22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小鎮時尚服飾產業年產值已突破400億元,進一步形成「全國女裝看深圳、深圳女裝看大浪」的產業格局。

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轉型需要設計賦能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指出,以高性能纖維、產業用紡織品、高端智能製造為代表的科技產業,以服裝、家紡品牌為代表的時尚產業,貫穿全產業鏈的綠色製造產業,正成為新的社會認知,「科技、時尚、綠色」已成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新標籤。在面向「新時代」擁抱「新趨勢」的過程中,規模增長的發展方式,正在讓位於價值驅動的發展方式。設計賦能,將成為價值驅動的一個核心環節。「設計競爭力」,將成為融合技術創新、時尚創意和生態發展於一體的新的生產力,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和商業增長。

他還表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時尚轉型要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着力於依託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的時尚轉型,構建以時尚小鎮為創新載體的實驗窗口,締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實踐,注重實現產業與文化、產業與環境、產業與消費的三大價值鏈接。同時合理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實現「三生融合」:依託名企引領,以創意密集型生產替代勞動密集型生產,推動製造向創造轉型,構建具有時尚策源地屬性的「文化高地」與「時尚硅谷」。服務消費生活,合理規劃、科學設計區域內時尚生活的品質與品位,發展工業旅遊,提升休閑體驗性。

開放:時尚設計如何引入多元思維

東西方文化的兼容並蓄、全球時尚的整體布局,讓人們對時代、對趨勢、對設計有了更加見仁見智的思考。在「開放的設計」議題當中,前國際流行色委員會主席Ornella Bignami,策展人、藝評家、上海當代藝術館創意總監陸蓉之對全球化時尚趨勢與全球化文化融合進行了獨特角度的剖析。

Ornella Bignami擁有30多年從業經歷,在時裝和紡織工業以及家紡產品領域享有盛譽。她指出,在變革的時代,尋求新的自由表達,讓人們不斷重塑自我,保持多樣性和創造力。由數字化溝通帶來的高效溝通,打開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新的需求,雲計算等技術使得更多的可能性成為現實。迅猛發展的社交媒體,也讓年輕的設計師獲得身份認同和地位認同,走上了更為有趣和富有未來風格的時尚路線。紡織行業通過確保關注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逐漸提升了人們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作為中國策展之母、最早的女性策展人,陸蓉之從藝術價值的層面,探討了未來設計與創意產業的發展趨勢。她認為藝術家與設計師的身份往往重疊且難以分解,在此次《無限設計的年代》的分享演講中,她指出,在未來的世界,生存是一種基於環境變化的競賽,不止是建築空間、室內空間、服裝的設計,所有的設計領域,都必須有綠色的概念,環保的概念,親和環境的概念。在大數據為基礎的人工智能發展和萬物相連的物聯網時代,設計無可避免將迎來大爆炸式的無可限量的發展,設計概念無極限。在服裝界,最大的變革就是材料本身,沒有基於材料研究的時尚,是難以生存的時尚。長期的歷史累積,持續不斷發展提升的各種材料工藝,是意大利、法國等西方國家至今仍在時尚圈引領着全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持續的設計:對綠色設計與時尚公益的思考

ISKO™亞洲區市場經理張莉、EACHWAY藝之卉時尚集團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趙卉洲從綠色設計與時尚公益及文化傳承的角度分享了可持續的設計。

「設計創造文化,文化塑造價值,價值決定未來。」趙卉洲闡述了對「軟設計時代的思考」。她表示,未來的設計是不被審判而被討論的設計。「軟設計」最終就是以人為本的挖掘消費者潛在需求的新消費時代的設計。她以SOS、GUCCI品牌設計理念為例,指出「軟設計」時代,設計要構建適應時代需求的美學體系。在互聯網時代,僅僅是設計產品是遠遠不夠的,要先於需求,引導需求。

她還介紹道,EACHWAY品牌文化源於「魚文化」,每一季的新品都在着眼於打造現代摩登時裝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碰撞。藝之卉還創建了自己的百年時尚博物館,以傳承非遺文化為己任,甚至把非遺帶到了米蘭,並成立了卉基金,讓更多的人關注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進而思考新的設計方向。

數字化技術帶來靈感無限的前瞻設計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人工智能創造事業部總經理徐元春,微軟(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顧問管震以及設計&創意顧問、PV前時尚副總監Sabine Le Chatelier Saunier從數字化時尚設計與前瞻性技術創新分享了智慧的設計。

徐元春認為,人工智能能助力時尚創意設計,他機械人少女詩人小冰為例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文字和圖案創作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特點。他談道,機器通過數據學習方式獲得的創造能力,絕對不是人類社會上最頂尖的創造能力,但會超越人類的平均能力。這是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算法能實現的。微軟人工智能研發的目的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設計師,而是希望改變和改善現有的設計流程,為人類設計師提供海量的選擇,從而優化設計。在培養人工智能設計師擁有更強設計能力的同時,它也正在向每一個現代人類設計師學習。

以《數字化轉型與情感設計——與微軟一起完成紡織業升級的三個挑戰》為題,管震結合小冰對時尚設計顛覆性的創新,分享對中國紡織工業數字化升級的思考。他談道,當前中國智造的基礎是設計與產業鏈的協作。在零售終端領域需要現代技術與傳統產業里的人產生結合。比如貨架的擺放將直接影響貨物的銷售,當有了人工智能技術和手段之後,攝像頭會對用戶進行捕捉,通過結構化數據進行分析,再指導銷售。當傳統產業變革時,面對潮流,從業者們應當敞開胸懷,擁抱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讓科技變成隱行的翅膀,嫁接到產業的升級發展。

責任編輯:于岄鳴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