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俞挺:他在實踐復興上海城市微空間

2018-08-13

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也是各式各樣的建築和建築理念此起彼伏的四十年。在這個過程中,上海的城市建設更是日新月異,設計與實用、設計與生活、設計與美的爭議不斷。作為一個「重度魔都熱愛症患者」,俞挺充分發揮了他的設計天分,改造了一批兼備社會效應和市場效應的作品,如「最美書店」鍾書閣(泰晤士小鎮店)、思南書局等。他運營的工作室Wutopia Lab(吳托邦)2018年獲評「全球十大先鋒建築師事務所」。他認為,帶著設計和審美的眼光,只要做出一點改變,普通人的生活,也可以變得與眾不同。

小時候,我們一家四口住在十幾平方米的房子裡,非常逼仄,但父母每隔半年就把家裡的床、傢俱位置搬動一下,換個花樣。我們小孩子被要求著裝整齊,指甲剪乾淨,白球鞋一定要用白粉筆塗過,我最早接受的美學教育和行為規範,就是這種上海基因裡特別強調的清爽、分寸、質感、體面,這些都來自於我的父母。

如果你站在90年那個時間點上,作為一個上海人多少會感到一些焦慮。相比起深圳、廣東如火如荼的發展,整個大上海似乎顯得太安靜了些。

不過很快,上海開放的信號從浦東開始釋放出來了!1995年,我從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之後回到上海工作,正值各色各樣的建築在中國大地上拔地而起。我和我所供職的建築設計院,先後參與上海藝海劇院、上海東郊賓館總體、國家電力調度中心、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大樓、紹興大劇院、浦東民防辦大樓等的設計工作。

如今回望發現,正是上海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所展現出的生命力與多樣性才塑造了我作為設計師的個性。我很難再找到另外一個城市,能夠如此鼓勵我探索,給予我養分。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我和這座城市每一天都在飛速成長。

面對外界質疑,俞挺最常用的做法,就是:懟回去。

面對外界質疑,俞挺最常用的做法,就是:懟回去。

雖然如今的審美與過去有極大的差別,但如果透過形式探究其本質,你會發現,這座城市審美基因從未改變過,你大可以一直往前追溯,往後延展。

2013年,我和夫人成立工作室Wutopia Lab(吳托邦)。吳,就是上海。我們欣賞上海以及江南那種放鬆、優雅、經歷過人生多大的艱難都要表現出輕鬆的做派。這是我們的設計理念,也是我們的生活原則。

2015年,當我應電視節目《夢想改造家》之邀,對位於金陵東路上的「水塔之家」進行改造時,我對房東任先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清爽。即便在一個黏糊糊的環境當中,任先生一家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清爽的家、儀表以及樂觀的心態。

這使我的改造設計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只有30平方米的「水塔之家」,被改造成可供一家三代五口人居住的三室兩廳,讓觀眾相信「設計改造生活」並非只是一句空話。

俞挺設計了鍾書閣、思南書局等書店,為上海市民提供了優美的閱讀環境。

俞挺設計了鍾書閣、思南書局等書店,為上海市民提供了優美的閱讀環境。

「水塔之家」內部完工後,我把整棟樓的外立面重新粉刷了一遍,這棟白樓佇立在破敗的樓群當中,格外顯眼。你會發現,建築師只需要做一個動作,就能使得這個東西變得與眾不同,變成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把自己的生活寄居在這裡的地方。

受此啟發,我發起了「城市微空間復興計劃」,呼籲更多同行,一起去發現和改造身邊微小的負面空間。

「水塔之家」這期節目播出後,一位朋友打電話給我,托我帶話,問房東願不願意將房子出租,月租8000元。我當時非常吃驚,心說周圍沒有改造過的房子,月租也2000元。8000元租下來豈不是虧大發了?朋友說,租來不為自住,而是做Airbnb(民宿),以這個地段,打平8000元的房租,輕鬆。

這通電話給了我靈感。我手上正在做另一個項目,為一個上海女孩改造她在巨鹿路陝西南路路口的一間47平方米、破舊的房子。女孩月收入7000多元,每個月的房貸卻有6500元。我把房子一分為二,朝北的房間女孩自住,朝南的房間則做成了「女性bnb」,每晚租金300元,事實證明很見效。這間房間基本處於客滿狀態,租金可以覆蓋掉房貸,還能有得剩。

我覺得這就是設計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設計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創造美好,更要設計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讓每個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對這座城市能減少一些怨氣、絕望或者不信任感。

在此之前的2012年,我接受了鍾書閣松江店的設計,原因很簡單,就覺得當時的書店都太醜了。鍾書閣開業後,立刻獲評「上海最美書店」,還被視作中國實體書店轉型的一個標桿。2017年,鍾書閣開到蘇州,我又設計了一個類似「彩虹天堂」般的書店。

有人批評我,說我做的書店都是吸引網紅的,真正的讀書人根本看不上。2018年,思南書局給了我一個為「愛書人」設計書店的機會。我相信總有那麼一批小眾、有質感的讀者,思南書局就是做給他們的。在這裡讀者可以看到最有深度的文字,邂逅閃閃發光的靈魂。

2018年,俞挺在上海的一場講座上。

2018年,俞挺在上海的一場講座上。

4月23日,思南書局開業當天,我在朋友圈寫到,作為一個「重度魔都熱愛症患者」,思南書局就是我們獻給上海的禮物,這個最具人文精神的書店彷彿一個燈塔,在時代的大海中為我們指引出未來。

當然,也有被罵的時候。2017年我第二次參加《夢想改造家》。在此之前《夢想改造家》的大多數設計,都是將小房子做成幾室幾廳,節目組想反向操作,我接受挑戰,將上海一套121平米的三室兩廳改成了一室一廳,這期節目成了有史以來爭議最大的一期。

經常會有人問我:是不是只有你們搞設計或者搞藝術的人,才會這樣孜孜不倦地追求生活審美?

當然不是。不能否認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從小缺乏美的訓練,這讓我們的生活中充滿各種陳詞濫調,比如房子一定要幾室幾廳,客廳裡沙發對面一定是電視牆,等等。但只要改變一點,不需要很多,局部改變就可以,生活就可以變得不那麼一樣。打破陳詞濫調,不需要設計師,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大至時代標誌性建築,小到安放鍋碗瓢盆的生活空間,如果我們基於上海的歷史傳統,不斷地打造審美新樣式,那麼我相信新的海派建築就會出現。

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已然過去,而我們輝煌的建築時代才剛開始,後面還有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新機會,值得我們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呈現一種「百花齊放」的城市面貌。

(來源:新民網)

責任編輯:遠航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