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暢想。同年10月3日,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
攜手共進,春華秋實。5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精誠團結,匯聚了合作共贏的強大能量。中國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核心理念被納入包括聯合國在內的一系列重要國際機製成果文件。剛剛結束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非共建「一帶一路」與非洲聯盟《2063年議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緊密結合了起來,為非洲發展振興提供更多機遇和有效平台,為中非合作提供不竭動力和更大空間。
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共建方,越來越多的「信任票」和「支持票」已經充分表明,「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贏得廣泛認同,根本原因正是它勇敢地破除了地緣博弈的「死循環」,順應了「和則興、戰則廢」的終極歷史律,秉持了共商、共建、共享的法則,握住了和平發展的總鑰匙,凝聚起推動合作共贏的公約數,在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的當下,用開放的胸襟和務實的態度打造了嶄新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台。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最初,一些「陰謀論」者鼓噪四方,甚至誣稱這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面對諸如此類的惡意潑髒,中國與沿線國家一起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黃金法則,踐行倡議的平等性、開放性和普惠性,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開闢出共同繁榮之路,某些鼓噪聲已日益為人們所不齒。
真合作帶來真發展。5年來,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超過5.5萬億美元,中國在沿線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82個,累計投資289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4.4萬個就業崗位,各國建設「一帶一路」的熱情得到充分釋放,共享優勢互補、互學互鑒的發展機遇,共享「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成果。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古絲綢之路因不同文明的水乳交融而流光溢彩。「一帶一路」傳承絲路精神,不斷加強沿線國家間文化交流,堅持以開放包容心態看待對方,用對話交流代替衝突對抗。5年間,沿線國家之間建立了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搭建了更多合作平台,開闢了更多合作渠道,成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的有力詮釋,再現了絲路沿線「國相交、民相親、心相通」的動人歷史圖景,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夯實了文化基礎、注入了強勁動力。
胸中懷四海、天下一家親。我們堅信,在絲路精神的感召下,沿線各國人民跨越國境的共鳴之聲,必將匯聚成彼此互信、共同前行的強大正能量,推動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的巨輪,必將駛向和平、繁榮、開放、創新和文明的光輝彼岸,開闢絲路精神新的時代華章。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