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文匯網記者 熊君慧)立陶宛的有機果汁、波蘭的早餐燕麥、保加利亞的華夫餅、拉脫維亞的海魚罐頭……這些來自中東歐國家的高品質農產品,即將通過電商平台進入中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國首家「16+1」農產品和其他產品電商物流中心與展示館在鹽田港現代物流中心今天上午開幕,標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項目正式落地鹽田港。項目通過B2B開展跨境貿易展示交易、金融結算和物流集運一體化綜合服務,搭建多方貿易平台。
拉脫維亞大使館投資發展署商務參贊Ingus Rozenblats接受文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跟傳統歐洲國家德國法國相比,中國消費者對中東歐國家的消費品還不太瞭解,但後者有著價格優勢。他介紹,拉脫維亞緊鄰波羅的海,許多產品比如巧克力,牛奶,穀物,魚罐頭都很有特色,可以根據中國市場需求,出口到中國。
2017年11月和2018年7月,李克強總理出席第六和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簽署《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提出將探詢及共同在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推進農產品電商物流與展示中心建設。2018年4月,中國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與鹽田港集團正式簽署《深化中國——中東歐國家(16+1)農業合作》框架協議,確定中國首個「16+1」農產品和其他產品電商物流中心與展示館正式落戶深圳鹽田港。
「16+1」農產品和其他產品電商物流中心與展示館項目選址鹽田港現代物流中心,以中國——中東歐國家農業合作機制為依托,在保稅區通過M2B+平台運營模式,提供保稅展示、市場推廣、渠道開發、產品准入中國的咨詢等服務,同時提供跨境物流解決方案、協助辦理產品准入手續、金融結算等一站式國際供應鏈服務。
對於中國首個「16+1」農產品國家館落戶深圳,深圳市政府黨組成員陳彪表示,深圳與中東歐國家產業互補性強,可以為更多中東歐特色產品出口中國創造條件,推動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實現更加廣泛務實的互利合作,共同助力中國「一帶一路」建設。
鹽田港集團董事長童亞明表示,「16+1」國家館將重構跨境貿易產業分工,改變鹽田港僅作為跨境供應鏈中一個節點的功能,使其成為跨境貿易產業「物流、貿易、金融」集成控制核心點,助推深圳港口物流轉型升級。為中國與中東歐農業合作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
延伸閱讀:
2015年底,鹽田港集團的首個國家館保稅展示項目——斯洛文尼亞國家館在福田保稅區開館,打造了高端商品保稅展示中心,呈現「原汁原味」的斯洛文尼亞產品,境內外市場反響良好。2016年11月,斯洛文尼亞國家館項目獲選2016年中央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保稅區域外貿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扶持項目資助。
2017年,經過近一年的籌備,西班牙國家館正式開館運營。西班牙國家館位於鹽田綜保區鹽田港現代物流中心一期C棟,展館總面積2200平方米,首批有35家西班牙知名廠商入駐,包括紅酒、食品、日用品、服裝等領域的名優及特色產品。國家館展銷模式吸引了國內眾多企業的關注,目前已與阿里巴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簽訂了合作共建協議。
責任編輯: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