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揭牌 中科院與大灣區科研緊密合作

2018-11-24
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24日在廣東東莞揭牌。(盧靜怡攝)

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24日在廣東東莞揭牌。(盧靜怡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揭牌儀式暨第一次學術論壇24日在廣東東莞召開。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為牽頭單位,東莞市政府、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為共建單位。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依託實驗室,聯合國內外各大學、香港中聯辦、港澳辦等機構,吸取國際類似研究機構的成功經驗,邀請國際一流學者進行中長期或短期訪問,以持續深入的科學研討會為主,打造系列知名國際會議和講習班,旨在建成高水平、長期、穩定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平台。

中科院副秘書長高鴻鈞表示,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聚焦材料科學,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以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以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為目標,希望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引領下,能夠儘快實現我國材料科學領域從跟跑向並跑、從並跑向領跑的戰略性轉變;希望粵港澳交叉科學研究中心能夠發展成為新興前沿交叉領域的開拓者,打造形成更強的競爭優勢,實現更多的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實驗室將成粵港澳交叉開放新窗口

高鴻鈞相信,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粵港澳交叉科學研究中心的成立,必將對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實現「建設成為粵港澳交叉開放的新窗口、具有國際品牌效應的粵港澳科研中心」的目標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可作出重大貢獻。

參加首屆松山湖學術論壇的專家學者濟濟一堂。(盧靜怡攝)

參加首屆松山湖學術論壇的專家學者濟濟一堂。(盧靜怡攝)

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在致辭表示,粵港澳地區一直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為我國改革開放發展國民經濟起到了引領作用,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製造中心,同時聚集了一系列國際知名高校和大批高水平的學者、專家。在我國進入創新發展的新常態下必將承擔新的歷史使命。創新的本質是人才,大力培養和吸引科技人才已成為世界各國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選擇。

北大清華等高校聯手香港高校多學科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說,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成立為契機,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香港中聯辦、港澳辦等機構共建,成立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他透露,圍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重點研究的材料,研究領域涉及與物理、生物、能源、信息、先進製造等多學科交叉,吸引國際上一流科學家和活躍在前沿的年輕科學家訪問、合作研究。通過組織不同學科和專業背景的科研人員開展協同合作研究,創新體制機制,聚焦重大科研方向,跨越學科邊界,實現學科間的思維碰撞與技術共享,定期舉辦各個學科的學術會議,打造系列知名國際會議,成為材料科學與技術領域國際交流中心。最終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長期、穩定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平台。

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內的科研設備陸續到位。(盧靜怡攝)

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內的科研設備陸續到位。(盧靜怡攝)

同日下午,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松山湖論壇正式召開。與會的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圍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交叉中心建設以及重點關注的材料、信息、生命、能源環境等領域進行了主題報告,並對建設規劃、材料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進行了持續、深入的討論。

記者了解到,中心的成立和首次學術論壇的召開標誌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建設朝着既定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也是實驗室落實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戰略的關鍵舉措。交叉中心以東莞為輻射中心,最終將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學術交流中心,作為展示我國基礎科學領域對外開放和前沿科學交流的窗口,為材料科學與相關交叉學科的發展和創新性學術思想的誕生,做出不可或缺的貢獻。

廣東省首批四大實驗室 加速大灣區科研發展

東莞: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由華南理工大學、東莞中子科學中心等單位建設;

廣州: 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和粵港澳地區的相關優勢科研力量建設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為主要依託單位,協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深圳國家超算中心、華為、中興通訊、騰訊等單位共建。

佛山:先進製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集聚廣東工業大學和粵港澳地區的相關優勢科研力量,聯合國內外優勢研究單位共同組建。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