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啥是佩奇》為啥火 專家:符合傳播學規律

2019-01-19

【文匯網訊】廣告導演出身的張大鵬為自己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小豬佩奇過大年》,製作了一部不足6分鐘的短片《啥是佩奇》。一夜的時間,短片刷爆朋友圈。很快,原本這部很垂直的春節檔電影的宣傳物料,已突破圈層,變成大眾話題。

迅速爆紅的同時,這部宣傳片也開始面對各種各樣的質疑。有人說「細節經不起推敲」,也有人提出「誇大了城鄉鴻溝」,在對這些質疑作出解答的同時製片方也表示,這部宣傳片的重點更在於「愛」。

同時,製片方表示,對於電影的宣傳也有了新的認識,「走心的東西,永遠是會被感動的」。

宣傳片火了我們也很「蒙」

「其實是希望電影火的,但沒想到宣傳片先火了,實際上我也是蒙的。」張大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麼說。不光是他,包括片方、宣發方也始料未及,「蒙」,是一個高頻詞。

短片講述了一個充滿溫情的春節故事。片中,過年了,居住在大山中的爺爺李玉寶想送孫子一份新年禮物,卻苦於不知孫子最愛的「佩奇」是啥,於是開啟了一段廣尋佩奇的歷程。最終歷盡周折,送到孫子面前的是一個鼓風機版的「硬核佩奇」。

1984年出生的張大鵬,是北京電影學院2003級美術系出身,梳理他過往廣告片可以看到,不乏家庭、春節題材的作品,如《父親的黑暗料理》《家的遷徙》《老張的團圓年》等。

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張大鵬表示拍攝該片僅用時兩天,是賀歲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攝製組原班人馬拍攝製作,拍攝地在河北張家口懷來縣。

「之前在這裏拍過廣告片,當時看到有不少留守的老漢,就想這些老人過年怎麼跟家人團聚?春節兒女會不會有回不來的情況?而且他們有的人也不用智能手機,如果過年,孫子問他們要『佩奇』,他們可能真的不知道『啥是佩奇』。」

片中的留守爺爺關於「啥是佩奇」的認知隔閡折射出無數父母的縮影。製片人魯岩說,在鄉村的留守老人,可能大部分時間就是平淡無奇地生活着,沒辦法了解更多的外部信息,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和家人團聚,這是導演創作短片的靈感來源。「它承載了我們電影本體的靈魂,即對家人的關心。」

我們的重點在於愛

「佩奇」儼然成為了一個跨文化傳播的符號。但魯岩更願意從「佩奇」這個人物形象本體來談。在魯岩看來,佩奇的形象和角色設定,以及家人之間的相處日常,其實打穿了各個地域和年齡層,這也是「佩奇」傳播如此廣泛的原因。

「我們電影的目標受眾一直是希望有孩子的家庭,孩子、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全家一起去觀看。」魯岩說,這次傳播熱度這麼高,有點超出他們的意料。其實是想用一個可愛的方式來提醒一下大家,多關注一下自己的家人。

就如視頻裏面爺爺想盡辦法,做了一個自己理解的佩奇。「這樣的長輩雖然信息閉塞,和孩子在喜愛的東西有代溝,但是他們非常努力地想融入孩子的世界,我們想用這種方式提醒一下大人,多關注你的孩子和老人,這是電影的核心,以及內容傳播的點。」

與「爆款」相隨的,還有一些質疑。有網友說,片中有個別小細節經不起推敲,比如同村有一個大爺用起了智能手機,但是李爺爺用的是信號非常不好的老式手機。

也有人撰文稱,短片誇大了城鄉鴻溝,「在中國,這樣與世隔絕的『鄉村』並不具備普遍性」。

張大鵬一一作了回應,他說並沒有刻意強調城鄉差距。

出品方阿里影業的高級副總裁李捷則表示:「導演拍這個片子的時候,沒有想把這個村子寫得很艱苦,引發人們對這個村子關注,我們的重心不在這。我們的重點在於愛。」

短片曾差點夭折

同樣,不少人也提出擔憂。被短片打動,又有多少人會因為短片而走進影院觀看大電影,而又如何避免宣發和內容的錯位?要知道,就在半個多月前,《地球最後的夜晚》就是因這樣的錯位導致口碑和票房斷崖式下跌。

李捷坦言,這也是《啥是佩奇》爆紅後他們緊急開會聚焦的議題。李捷一再強調,《啥是佩奇》並非電影預告片,片方沒有想過用它拉高排片、拉高票房,「導演在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事,也剛好碰到觀眾在春節來臨之前的情緒,僅此而已。」

「我們是拍給孩子看的比較低幼的電影,當然宣傳片做完以後,看這部電影的也許不是一家三口,而是五口,甚至七口。我覺得電影定位很重要,片子給誰看?講什麼故事?我們想得很清楚。」李捷言語間透露着自信和淡然。

事實上,《啥是佩奇》是一部差點夭折的短片。昨日下午接受記者採訪前,李捷在朋友圈發了一條長文,題目是《差點斃掉「啥是佩奇」宣傳片的人是我》。

李捷說,倘若復盤,它被「斃掉」的可能性仍在80%以上。李捷始終沒有透露短片的拍攝成本有多少,但強調「它確實是個很大的投資,任何一個片方和動畫片的投資人不太敢做這件事」。

回想起來,李捷對這件事有了很大的體會,他借用網友的一句留言說,「走心的東西,永遠是會被感動的」。

■專家解讀

「佩奇」這個符號本身就自帶流量

「這個宣傳片我也看了,它能火也是在幾個方面都符合了傳播學的規律。」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湯景泰向記者表示,首先,宣傳片《啥是佩奇》在情感上打動人,讓人們產生情感共鳴。臨近過年,片子講的也是「合家團圓」「親情」等主題,很符合現在的情感環境。在這個節點,跟觀眾們講此類話題,在情感上就佔了傳播優勢。

同時,宣傳片用了一個詼諧的手法,把城鄉和代際的差異和現在一些人面臨的這方面的尷尬,相對質樸地呈現了出來,引發了人們深深的感慨。

其次,宣傳片是短視頻,增加了傳播的效率。湯景泰表示,現在短視頻、微視頻等正處在風口,很容易傳播,「我相信人都是從手機端看到或是轉發這個宣傳片的。」同時,湯景泰說,故事敘事比較緊湊,剪輯的節奏感也比較強,都增加了收看和傳播的可能性。

「最後,就是宣傳片『佩奇』這個符號本身就自帶流量。」湯景泰說,一方面小豬佩奇是確實是一個多年齡層的現象級流量,無論是在兒童還是成人之間,小豬佩奇都很火。去年「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這句話,讓小豬佩奇在成年人之間火速傳播。

另一方面,湯景泰說,各類名人對這個話題的討論,例如演員劉佩琦因為重名,調侃回應「我才是『佩琦』本『琦』」等,也增加了這個話題的後續傳播和發酵。同時,小豬佩奇的鼻子像鼓風機在網絡上就是一個比較流行的「梗」,這個宣傳片,特意用鼓風機做出了一個「鋼鐵佩奇」,對這個「梗」做出了回應,把符號活化,成功引爆輿論。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喬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