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被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的港珠澳大橋開通以後,粵港澳三地之間往來更加頻密,跨境兩地車牌的需求量大增,一些不法分子遂利用政策漏洞,虛假註冊「空殼」公司騙取指標。據大公報報道,廣東省公安廳交管局25日向在廣州參加廣東省政協的港澳委員通報,將於今年1月起開展為期10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核查騙取兩地車牌的「空殼」公司,嚴肅處理。據悉,目前有31個粵港澳直通車輛指標被鎖定。廣東並研究今後改為以納稅為核心條件,每年審核納稅情況,設定指標有效期和註銷條件,遏制炒賣兩地車指標行為。
港澳兩地車管理始於上世紀50、60年代,源於廣東向港澳供應生活物品的運輸需要。從1984年8月1日起,廣東省公安廳按照規定負責港澳入出內地、內地入出港澳車輛和駕駛人牌證發放工作,以及非營運小汽車配額管理工作。常規配額、一次性配額和港珠澳大橋口岸配額是配額管理的三種模式。服務港珠澳大橋開通運行,落實車輛跨境通行政策,是近兩年港澳兩地車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這兩年來三地工作的重心,關鍵之一正是推動資源要素在灣區的自由流動。為了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出台多項兩地車便利措施,第一條就是放寬大橋口岸粵港小汽車申請條件和範圍。相比其他口岸,大橋口岸取消了公司投資額限制,降低了納稅額條件;擴大了申辦對像範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高新技術企業的申請條件更加寬鬆。有委員認為這也是大橋通車以來,虛假註冊「空殼」公司獲取指標的問題較為突出的原因之一。
鎖定31家空殼公司
記者通過互聯網搜索發現,以「兩地牌+指南」為關鍵詞,很容易就找到一些轉讓信息,其中一些網頁上明確寫著「機構會註冊一些空殼公司且為這些空殼公司繳稅,然後將已經符合條件的空殼公司拿去申請車牌,等到車牌申請通過後,再將公司連同車牌一併轉讓給需要車牌的人士」的字眼。在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的官網上,一則本月18日的公告顯示,31個粵港澳直通車指標的內地企業住所地址為虛假信息,存在有為套取粵港澳直通車指標而設立空殼公司的嫌疑。記者瀏覽發現,這31家企業大多集中在東莞、河源、梅州和珠海。目前,31個粵港澳直通車輛指標已被鎖定。公告上還特意提醒「切勿相信社會非法中介,以免上當受騙,造成不必要損失」。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內地與港澳間的合作進一步深化,三地陸路口岸不斷增加,交通往來頻密,口岸及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顯得愈加重要。粵港澳跨境小汽車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管理主要依據沿用多年,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廣東省公安廳交管局在通報情況時表示,從今年1月起組織開展為期10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目前正在核查,對查實屬「空殼」公司的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廣東省政協委員、建滔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廣軍認為打擊空殼公司對守法經營的企業是一個利好消息,而且隨著社會法治不斷健全,對於營商環境而言也是好消息。
嚴格每年審核納稅
同時,廣東省公安廳研究出台完善指標使用管理配套措施,改納稅為核心條件,每年審核納稅情況,並設定指標有效期和註銷條件,嚴格申請條件審核,實行指標分類發放,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堵塞工作漏洞,堅決遏制炒賣兩地車指標行為。下一步,將繼續貫徹落實國家「放管服」改革精神,研究制定和落實更加便利的兩地車管理政策,進一步規範管理、提高效率,更好服務於港澳居民,更好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責任編輯: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