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京津冀非遺傳承人面對面「授藝」

2019-02-06

【文匯網訊】京津冀攜手賀新春,遊客逛廟會,可把三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粹「一網打盡」。

北京青年報報道,2月5日上午,北京平谷京東文化廟會暨第三屆平谷文化廟會在平谷區濱河森林公園開幕,這也是北京地區首次舉辦的跨京津冀的文化廟會。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的藝術家通過文藝表演、「非遺」展示、文化展覽等展示三地特色文化,讓遊客近距離感受京津冀文化的豐富與多樣。

廟會將持續五天,從2019年2月5日至2月9日,每天開放時間為9:00至16:00。

「胖娃娃抱鯉魚」

現場套印木版年畫

財神、美人、胖娃娃以及十樣錦、吉祥富貴圖……一幅幅寓意喜慶、吉祥的楊柳青木版年畫引人駐足。

「這個環節看似簡單,但必須把墨均勻的塗開,否則線條不流暢。」來自天津一家畫庄的男主人吳學軍、女主人李月鳳,夫妻二人自幼酷愛繪畫,師承著名國畫家韓祖音先生,他們現場指導遊客將雕刻好圖案的木板套印在白紙上,生動的「胖娃娃抱鯉魚」躍然紙上。

楊柳青木版年畫是天津市民間傳統美術之一,始於明代崇禎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製作上,分為勾、刻、印、繪、裱五大工藝流程,採用木板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先用木板雕出畫面的線紋,再把它印在紙上,最後以彩筆填繪。它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2006年5月20日,楊柳青木版年畫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流水線不能比

泥塑「筆筆生輝」

京劇臉譜的掛件、兔爺、財神等小擺件,本來是「專供」給天津古文化街、鼓樓的泥塑作品,也被請到了北京的「京津冀廟會」,小巧精緻的造型頗受年輕家庭的喜歡。來自天津的薛冰從事泥塑彩繪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從父輩開始,家裡就從事這一行業。」薛冰在家庭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從小就對這些彩色的「小玩意」感興趣。對年幼的她來說,這些泥人就是最好的玩具。從玩到自己捏、畫,漸漸的她掌握了這門手藝。

廣為人知的天津最著名的「泥人張」彩塑是清道光年間發展起來的,自張明山先生首創,流傳至今已有180年歷史。而薛冰同樣作為天津泥塑的手藝人,她最為得意的是自家的「彩繪」藝術。「製作過程比較繁瑣,有十多道工序。一個成品製作出來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薛冰說,首先是設計造型,用紅膠泥定型後燒制,而燒制一批成品就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最後就是最為關鍵的彩繪部分,與流水線工藝品不同,每一個泥塑作品都需要一筆一筆地用丙烯顏料手工繪製出來,最終形成細緻入微的、豐富的面部表情。

原生態才是美

青砂器顏色各異全靠「燜」

來自河北張家口的王龍磊是蔚州青砂器王氏家族第五代傳承人。「小時候不愛讀書,就愛玩這個。」34歲的他靦腆地笑着,把這項祖傳的技藝稱之為「玩」,足見興趣之深。王龍磊的曾曾祖父王貞吉、曾祖父王丙潤、祖父王汝耀、父親王啟傑均是村裡知名的青砂器製作藝人。

青砂器「非陶非瓷」,是河北省張家口市蔚州的一種漢族傳統手工藝製品。史料記載明朝時期,皇宮裡就用蔚縣砂壺,為皇上、大臣熬煎中藥。當地出產的砂鍋、砂壺等器皿久負盛名,2013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青砂器以當地特有的矸子土為原料,使用多種工具手工製成。器皿體薄質堅,造型樸素大方,燒成的器皿呈象牙白、藍灰色或深灰色,越用越亮,具有煮食藥材等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等特點。

「青砂器的顏色變化全靠火。」王龍磊說,小時候看着父親燒坯,他在一旁幫忙,慢慢看出並掌握了顏色變化的「奧秘」且為之着迷:燒制時,坯放在煤窩,籠蓋扣上砂器,燒到籠蓋發紅時,挑下籠蓋,快速把器皿挑出,扣在鐵鍋蓋下「燜」,最後取出。這「燜」的過程是急降溫還是自然降溫,使得成品有了不同的顏色。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青砂器市場及出產量越來越少,面臨着傳統工藝失傳的境遇。因此,王龍磊與父親一同致力於青砂器的傳承製作、創新與發展,研發出青砂茶器,青砂茶器泡茶出湯迅速、留香悠遠。同時,他也相信,青砂器「原生態」的顏色有古樸之美,在「花哨」的現代器皿市場中一定會收穫自己的「粉絲」。

40年資歷麵塑手藝人

帶徒授課傳承文化

麵塑,也就是最受孩子喜歡的「面人」,是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品。

孫懷義老先生做北京麵塑已經有40年了,年輕時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擔任美術和第二課堂輔導工作,由於經常要輔導學生用橡皮泥捏塑,自己也開始深入研究。「經常在馬路邊上看別人捏麵人,回家我就學着也用面捏。」孫懷義回憶到,第一次「試水」以失敗告終,和的餃子面加顏色,第二天面人就裂開了。後來機緣巧合,認識了山東菏澤來的父子倆,孫懷義討教回了關於「面」的技巧:要用蒸熟的面。「蒸熟以後就不變形了,就像烙餅,不掰開就不會壞。」慢慢的,孫懷義的手藝越捏越靈活,作品越來越多,深受師生好評。

麵塑除了常見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中國文化傳統人物角色,小豬佩奇等「新新人類」也不在話下。「古老的藝術要為現代服務。」孫懷義說,麵塑第一次嘗試突破傳統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他受邀在北京地壇公園的文化活動中捏麵人,孩子們問他「您會不會捏福娃呀?」於是,他回家就開始設計「面人福娃」,推出後大受歡迎,讓他這些年有了不斷推陳出新的動力。

麵塑的傳承與很多其他傳統民間藝術一樣,一般採取口傳身授傳承,祖輩相傳,師徒相傳,而沒有專門的學校機構去傳播。「孩子們除了喜歡面人本身之外,更喜歡自己捏的過程。」現在,孫懷義有兩個正式的徒弟,除此之外,每周他還在學校輔導兩個班的學生學習麵塑,每個班有30人。作為老年民間藝術學會的會員,他也經常去社區教老年人動手做麵塑。這些授課都是免費的。「讓非遺文化傳承下去也是我的任務之一。」

責任編輯:劉雲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