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1月18日,「軟實力」概念提出者、卡特政府助理國務卿、克林頓政府助理國防部長、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中美聚焦》網站發文,就當前中美關係困境表達自己看法。中美建交40周年,美國卻用關稅戰來進行紀念。有美國人認為中國在開放的貿易體系下沒有按市場經濟來行事,也有不少人對中國不再「韜光養晦」表示失望。約瑟夫·奈認為,「潛伏於這些觀念背後的是一種與日俱增的恐懼——害怕中國的崛起會導致美國時代的終結。」
約瑟夫·奈表示,高估或低估中國實力都同樣危險,「而美國政界的各種派系出於經濟和政治方面的考量,都存在高估或者低估中國實力的動機。」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具體時間段將取決於他們對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假設。「過度恐懼中國崛起可能會引發新的冷戰或熱戰,而這種恐懼是美國能夠避免的。即使有一天,中國總體經濟規模超過了美國,經濟規模也並不是衡量地緣政治實力的唯一指標。」
約瑟夫·奈說,軟實力指標上中國遠排在美國之後,加之美國軍事支出是中國四倍,中國「仍不具備將美國逐出西太平洋地區的能力」。
約瑟夫·奈在文中指出,未來十年中國計劃借出1萬億美元用於「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項目,而美國卻在削減對外援助。「中國是近100個國家的頭號貿易夥伴;而美國只是57個國家的頭號貿易夥伴。」中國經濟實力增長不僅來源於其市場規模,也來源於其在海外投資以及發展援助。相較於美國,中國實力有較大可能進一步提升。
約瑟夫·奈認為,美國長期實力優勢有較大可能維持下去。一是由於地理因素:美國周圍是海洋以及可能長期保持友好的鄰國;中國與14個國家接壤,與印度、日本和越南存在領土爭議,這限制了中國。美國另一個優勢是能源:「頁岩革命已經使北美從能源淨進口轉向淨出口,與此同時中國越來越依賴通過印度洋運輸的中東進口能源。」三是美國在人口結構上也具有優勢。「美國是唯一能保住全球人口數量排行(第三)的主要發達國家。……中國第一人口大國的稱號很快將讓給印度,適齡工作人口將在未來十年內減少。」
約瑟夫·奈認為,中國在研發方面投入巨資,在某些領域具有很強競爭力,但有些美國人對國家實力的多種來源缺乏全面考慮。「對美國來說,驕傲自滿固然危險,但缺乏自信和誇大恐懼會導致過度反應,這也同樣危險。」「美國可能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約瑟夫·奈稱,美國背棄盟國和國際機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約瑟夫·奈稱,中國不同於二戰時德國或冷戰時蘇聯,「不會對美國的存續構成威脅。中國並不想橫掃世界,也不想踢翻牌桌,它只想在當前的牌局裡獲得更多利益。」在中美未來的「合作性競爭」中,既不應忽視「合作」,也不應忽視「競爭」。(摘編自「海外智庫動態」公號)
責任編輯: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