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龔之平發表評論文章《「佔中」再透視:民生之痛》,指出,「佔中」帶來的民生之痛是方方面面的。讓七百多萬市民難以安居樂業,帶來的民生之痛讓港人至今記憶猶新。以下是全文: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然而,發生在四年多前的非法「佔中」卻把美麗的香港折騰得雞犬不寧,影響打工仔搵食,讓七百多萬市民難以安居樂業,帶來的民生之痛讓港人至今記憶猶新。
非法「佔中」波及百萬香港市民,一度使香港從「最安全之地」淪為「動蕩之都」;香港市民引以為傲的金融中心「中環」淪為人流車流阻塞、資金流不暢的「髒亂差之區」。「佔中」高峰期,港島63%的巴士線路受阻;每天有超過1000間酒店房間預訂被取消,多個國家因應「佔領」行動對香港發出旅遊警示。
對於普通市民來說,從開工上學受阻、餐飲購物不便,到巴士路線改道、學校停課,「佔中」帶來的民生之痛是方方面面的。對於普通商戶、出租車司機、服務員及其他靠雙手「搵食」的人來說,「佔中」亦令收入大幅受損。有經濟學家分析,「佔中」造成的股市下跌等直接經濟損失高達3500億港元,相當於平均每名港人損失五萬港元。
香港引以為傲的國際金融地位,亦遭受不可小覷的損害。香港六大商會批評「佔中」損害經濟民生和投資環境。原擬2014年10月舉行的滬港通開通儀式取消,引起國際金融界普遍擔憂和焦慮。
其時,香港多名重量級財經人士警告,金融市場是香港經濟命脈,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依靠良好法治保障,「佔中」動搖金融業根基,影響投資者信心,將使香港付出沉重代價。
飽受「佔中」劫難的廣大香港市民恐怕要問問戴耀廷等人,你們不斷強調的「違法達義」,「義」從何來?難道所謂的「義」,就是部分人為表達政治立場,可以公然採取激進違法手段,把香港變成「動亂之都」?難道為了少數反對派和支持者的所謂「理念」,法治這一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就可以被踐踏?700多萬港人的切身利益就可以被侵害?
讓我們看看香港市民在「佔中」期間向媒體吐露的真實心聲:「反乜都好,唔好搞到民生,好多家庭都要搵食」,「『佔中』導致生意不好做,癱瘓市中心,邊個會唔嬲呀?」「抗議和示威也沒所謂,但不應影響民生」,「香港人都要食飯,香港是搞經濟的地方,不是搞政治」……樸素的語言體現了香港的主流民意。
就連一向偏向反對派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2014年11月19日發佈民調結果也指出,83%的受訪市民認為應該停止「佔中」,認為應該繼續的只有13%,68%的受訪者贊成政府清場。
非法「佔中」集中暴露了反對派的真實想法:為了滿足其政治私利,毀民生也好,毀經濟也好,毀法治也罷,他們都在所不惜。戴耀廷等「佔中」始作俑者在陳詞時毫無悔改之意,以製造社會混亂、分裂和動蕩為「最大光榮」,至今「無怨無悔」,也讓市民清醒看到,反對派赤裸裸地站在了民生與民意的對立面。
反高鐵,反港珠澳大橋,反新界東北發展,反機場第三跑道,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反填海……對於這些人人皆知對香港有利、對民生有益的好事,反對派緣何「獨樹一幟」「逆流而動」?原因就在於,他們要藉助民生議題,將香港推入「泛政治化」的泥淖。
市民最希望解決什麼,政府施政優先處理什麼,他們就反對什麼,且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又是街頭抗爭,又是立法會「拉布」,又是去法院司法覆核。搞亂香港,讓政府什麼也幹不成,讓香港發展不了,讓民生難以改善,讓市民日子過不好,他們才可藉民怨多騙選票。
正如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日前指出的,沒有安寧與安定,生活就無法保障,發展就無從談起,民生就是一句空話;太平山下保太平,才能「太平山下享太平」。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去年的兩場立法會補選結果已經證明,反對派長期以來為反而反、搞「泛政治化」,已經落得民怨沸騰。
愈來愈不得人心的反對派,是時候琢磨一下老祖宗的教誨了!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