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專家:廣東法治建設應全面對標港澳

2019-06-06
2019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與發展高端研討會6日在廣州舉行。(盧靜怡 攝)

2019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與發展高端研討會6日在廣州舉行。(盧靜怡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盧靜怡)2019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與發展高端研討會6日在廣州舉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備受學界和產業界的關注。原中聯辦法律部部長、清華大學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王振民在研討會上探討了「一國兩制」的港澳實踐和大灣區的發展。他認為,「兩制」對接、規則銜接可以先易後難,先民生後經濟。廣東法治建設應全面對標港澳國際。他建議,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將相關立法權授予廣東省,這樣既與港澳對等,方便有關協議的立法落實,也不用事事驚動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王振民提出,應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大灣區建設。他指出,在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開展合作過程中,粵港兩地政府要就各個具體事項簽訂單獨的合作協議,並按照各自的法律程序分別立法和修改法律,完成協議的本地法律化,使之成為法律文件。他說:「鑒於廣東省對《綱要》列舉的很多事項沒有立法權,建議國家最高機關將相關立法權授予廣東省。」

對於「兩制」如何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王振民指出,一方面,香港市場經濟的規管、發達的法治和司法、高端服務業、國際金融中心、自由港和獨立關稅區功能的發揮、交通管理、治安管理、機場港口運營等等,都值得內地學習和借鑒。而香港科研水平此前也被嚴重低估了。另一方面,內地「一制」的龐大市場、創新科技、人力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也沒有很好地展現出來。「大灣區建設就是把『兩制』各自特殊優勢充分挖掘出來。」

「大灣區建設只做加法,不做減法,不會減損目前已經擁有的一切。」王振民強調,粵港澳三個互相獨立的經濟體之間開展密切經貿合作,無論多麼密切,三地獨立經濟體、獨立關稅區的地位不會變,最終不會三合一或者三變一。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席教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原專職副主任彭波,在研討會上分享了對粵港澳大灣區數字技術戰略的思考。他說,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劣勢在於可持續競爭力不足,目前還有產業分工不清晰、地區間缺乏深度融合等情況。「各城市定位特色不突出,經濟發展空間差異大,產業空間結構不平衡。」他認為,大灣區可大力投入,建立大科學裝置。大科學裝置可以為眾多高新技術的產業提供技術支持。 此外,研討會還討論了大灣區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危機管理,以及國際秩序重構背景下的大灣區歷史使命。

責任編輯:滅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