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趙一存)「打卡陝西西安,排隊倆小時,終於吃到了網紅毛筆酥!」「定位巴厘島,剛剛體驗『叢林鞦韆』,現在排隊打卡『天空之門』。」在火爆的短視頻分享平台上,類似的內容比比皆是。近兩年,這種「打卡式旅遊」在內地年輕人中悄然興起,正漸成風潮時尚:有人日夜兼程不顧千里之遙,只為和網紅歌手合個影;有人等待數小時,只為喝一碗摔碗酒顯示一下豪氣,甚至連杭州一個叫「立馬回頭」的公交站都成了旅遊必到之地……
「打卡」旅行 追求新奇和成就感
今年國慶假期,在北京讀大四的程亮亮和室友用七天時間走遍了雲南的旅遊景點,微信頭像幾乎每天更新,社交軟件裡的美食和美景照片更是數不勝數。「拍照『打卡』是我旅遊的一種方式,很新奇有趣。每次計劃下次旅行,我都會提前搜索別人的旅行日記,看別人拍的照片和視頻,瞭解哪些地方比較好玩,這讓我對旅行更加期待。」程亮亮認為,社交平台讓人們有機會把自己的旅行照片分享出去,自己也會分享照片,希望能為別人的旅行提供幫助。
「按照攻略去網紅景點『打卡』,我會有一種成就感,即使景點的實際情況沒有預想那麼好,我也不會失落,等我老了再翻看照片就不會後悔,因為這些地方我都去過,這些照片我也拍過。」談及「打卡式旅遊」,「90後」旅遊博主安以東很是興奮,他認為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打卡」更多的旅遊景點,還可以發掘和分享其他的旅遊景點,「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慢節奏」旅行感受文化魅力
不過,相較於旅行時的速度,很多人更在意旅行的質量。今年國慶長假,35歲的公司職員張昭和女朋友一起去了西藏,在八廓街找了一家乾淨的旅店,踏踏實實住了一個星期,看盡布達拉宮的日和夜,感受香火繚繞的世界和朝聖者虔誠的叩拜。「我喜歡慢節奏地遊山玩水,選一個心儀的地方,住上個五天七天,可以好好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城市魅力。」在張昭看來,「到此一遊」式的打卡式旅遊只能給遊客帶來感官刺激,「趕場式」地流動於旅遊景點之間,最後只剩下疲憊不堪,甚至看到照片都可能會感覺陌生。
旅行在於釋放壓力 「開心就好」
2014年署名白麥克的記者在一篇題為《跟隨中國團「閃游」倫敦》的文章中寫道,逾40人的中國旅行團計劃要用兩個星期的時間「閃游」歐洲,目的地涵蓋英國、法國、瑞士、意大利和德國。其中,第一站倫敦只有兩天的旅遊時間,還要包括牛津、劍橋和溫莎。他在跟團旅行之後才明白,「閃游」就是用最短的時間去最多的景點,比如倫敦塔半個小時,白金漢宮外僅停留10分鐘。如今,在旅行社官網搜索,「東南亞五國六日游」「歐洲七國十日游」等類似行程有很多,亦備受推崇。
「打卡式旅遊,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觀光的內涵和目的,從享受時光、感受風土人情變成了流水線式的打卡蓋章,甚至還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神和金錢等各項成本。不過,一些熱門景點人滿為患,確實很難放慢腳步去做深度旅遊。」33歲的內地旅遊雜誌主編Linda就表示,旅行在於釋放壓力,只要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快樂,就足夠了。
「打卡式旅遊」:逾七成受訪者稱應放慢腳步感受旅遊樂趣
在旅遊景點或網友推崇的熱門地點拍攝照片或視頻,並將其上傳至短視頻分享平台,被稱為「打卡」。如今,「打卡式旅遊」已成為一種新的旅遊方式,是以到達旅遊景點為目的,進行走馬觀花式的旅遊,以照片和視頻隨時記錄旅遊過程。根據近期一項官方數據調查顯示,逾七成受訪者認為,應放慢腳步,感受旅遊樂趣。還有受訪者建議,旅遊景點應合理規劃景區內建設,開發有特點的景點。同時,還建議提高旅遊服務水平,讓遊客更願意在景區中停留。
區別於深度游,打卡式旅遊大多不受經濟條件和時間限制,很多人採取背包客「窮游」的方式,盡可能地多走一些地方,甚至旅行了無數個國家。社交平台上分享的無數張照片、視頻和護照上蓋滿的簽證章,就是最為引以為榮的旅行經歷。
對於「打卡式旅遊」出現的原因,內地旅遊雜誌主編Linda認為,內地民眾生活節奏快,休閒放鬆時間有限是原因之一,其次,旅遊景點擁擠不堪、人滿為患,無法進行深度游。此外,旅遊景點開發不足,景點內容單一,不能吸引遊客亦是原因之一。
中國青年報近期對兩千名受訪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81.1%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不少人熱衷「打卡式旅遊」,有57.1%的受訪者認為「打卡式旅遊」只為獲得別人關注,旅遊體驗單一,還有42.4%的受訪者則認為這種旅遊方式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看更多的景點。經交互分析發現,喜歡「打卡式旅遊」的人群中,「00後」居多,其次是「90後」。
調查還顯示,逾七成受訪者認為,應放慢腳步,感受旅遊樂趣。數據顯示,有逾六成受訪者認為,旅行重要的是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以及欣賞風光、感受自然美,還有休閒放鬆、舒緩壓力,以及體驗風土人情、嘗試新鮮事物、挑戰自我等等。此外,還有受訪者建議,旅遊景點應合理規劃景區內建設,開發有特點的景點。同時,還建議提高旅遊服務水平,讓遊客更願意在景區中停留。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