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東莞散裂中子源裝置助香港大學研「超級鋼」

2019-11-28
大科學裝置助力香港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圖為東莞散裂中子源裝置基地。(敖敏輝 攝)

大科學裝置助力香港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圖為東莞散裂中子源裝置基地。(敖敏輝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28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暨第五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在東莞舉行,包括內地、香港58名兩院院士在內的100餘名知名專家學者與會,就粵港澳打造國際科創中心建言獻策。與會專家表示,在中央以及廣東、港澳政府系列支持灣區科創政策助力下,大灣區內科研資源互聯互通的障礙逐步打通,令香港科研加速融入灣區。截至目前,已有中央、地方1.1億元科研資金過境香港使用。香港世界級科研和人才優勢未減,科研機構紛紛透過內地平台開展基礎和應用研究。其中,東莞散裂中子源大科學裝置,超過10%的用戶來自香港,接待近20個科研團隊。

中央和廣東以及特區政府一系列支持科研政策措施,令香港科研團隊加強了灣區內合作。中科院院士、東莞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介紹,該大科學裝置去年8月啟用,面向國內外科研機構和企業,其中,香港高校合作積極性非常高。「香港高校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能力很強,而散裂中子源是國之重器,一些戰略性關鍵技術往往需要借助這種最先進的科研平台。啟用以來,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在內的香港高校,紛紛借助該平台開展科研工作,佔據用戶的比例超過10%。

他透露,透過散裂中子源裝置,香港科研團隊取得多個重大進展。其中,香港大學在該平台下研究出世界上強度最高的「超級鋼」。「他們就是用這個大裝置去研究超級鋼的機理,包括怎麼進一步提高它的性能。

另外,香港城市大學團隊,也在該裝置的助力下,開展金屬玻璃研究,在新型材料攻關上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園院士、香港大學教授蘇國輝指,香港地域狹小,資源有限,科研的開發和轉化,特別需要珠三角這樣廣闊的腹地,隨著兩地科研領域互聯互通,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香港科研工作在灣區內開展。

「內地科研平台的建立,為香港科研提供了廣闊的舞台,這在香港已形成共識。陳和生指,去年,包括泛民在內的32名香港立法會議員前往東莞考察,8名泛民一致對散裂中子源裝置讚不絕口。

惠港16條助港打造世界級科研平台

香港創科局副局長鍾偉強在峰會上表示,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於發展創新科技,出台多項措施,並已經投放了1000多億港元。在中央以及港府等多方努力下,香港也正越來越多地吸引內地創新資源。

他介紹,特區政府目前正籌劃推出Health@InnoHK 和 AIR@InnoHK 兩大世界級創新科研平台,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數月內可投入使用。「目前,我們已經收到60多個科研團隊的計劃書,申請入駐開展工作,其中,來自內地的佔據相當比例。

他指,近期中央惠港16條措施,其中兩條指向生物醫療領域,包括對進境動物源性生物材料實行通關便利、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這兩項措施精準對接Health@InnoHK,為香港科研機構開展研究以及內地團隊南下香港合作,提供極大便利,這將為香港打造這個世界級科研平台,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咩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