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盲搶」風折射香港畸形政治生態

2020-02-07

【文匯網訊】每逢打風季節,市民都會習慣性多購食物及生活用品,以備緊急之需,這其實是人類自保的天性使然,不足為奇。然而,像近日這樣大肆搶購,連衞生紙、糧油、可樂、洗手液、瓶裝水都被搶光,就顯得不可思議了。透過現象看本質,搶購背後折射的不僅是疫情當前的集體焦慮心態,更是香港的畸形政治生態。

特區政府因應疫情的變化,前日推出第四輪措施,強制所有由內地入境的人士家居隔離十四日。措施果斷有力,同時豁免行駛兩地的貨車司機,以保障生活用品的供應。不料,不少人仍然去超市搶購,有關「內地即將斷供」的傳聞比病毒跑得更快,矇騙更多人加入搶購大軍,店方補貨都來不及。延至昨日,仍然有人大包小包地搶回家,蔚為奇觀。

有見及此,供應商召開聯合記者會作出澄清,直指貨品供應充足,沒有必要搶購。蔬菜商也強調大年初四後,內地蔬菜供應及價格都已恢復正常。供應商更提醒,食品都有儲存期限。有關記者會為市民派上定心丸,商場搶購之風已明顯平靜下來。

心理學家認為,群眾多沒有主見,看到別人做什麼,就跟着做什麼,是所謂「羊群效應」。香港人素有「不執輸」的傳統,強調做人不能「蝕底」,人有我有,別人排隊我也排隊,即使不知道排隊幹什麼。就以香港大米為例,主要由泰國及越南供給,並非內地,所謂大米「缺貨」經不起推敲,搶購完全是跟風盲從。

過去內地爆發疫情時曾有搶購現象,如搶購板藍根、食鹽等,主要發生於農村地區,以致被部分香港人嘲笑,視之為「愚昧」。如今,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香港也跟風「盲搶」,這不能不令人深思。一方面,今次疫情規模大,尤其是口罩供應不足,令市民產生焦慮心理。另一方面,也因為別有用心者幕後煽風點火,故意製造「內地斷供」的假消息,經網絡快速傳播,造成恐慌效應。相信不少市民曾收到如此短訊:有人聲稱收到「港府內部消息」,內地紙巾工廠停工,敦促「自己人」快去掃貨,遲了就來不及了,雲雲。

反對派總是唯恐天下不亂,他們一方面以防疫為名,要求政府「全面封關」,不惜丟炸彈及發動醫護罷工要挾;另一方面則誇大政府防疫措施的影響,無中生有地製造「斷供缺貨」的謠言,引發哄搶,搶不到的人心生怨氣,被刻意引導到政府及官員身上。總之,不管政府怎麼做都是「錯的」,不做是錯,做了更錯,再做是錯上加錯。香港社會充滿對政府的不信任,固然是因為政府確有做得不足、有待改善的地方,但反對派長年累月地抹黑、妖魔化,潛移默化,眾口鑠金,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反中亂港勢力企圖藉助疫情達到其政治目的,為過去七個月的黑色暴亂續命,特區政府要抗擊兩場疫情,一是自然界的新型肺炎,一是反對派的政治抹黑,可謂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Caroline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