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中大醫學院)日前分析香港首56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發現近九成個案自發病起平均延誤約6日才到醫院隔離。對此,多位香港立法會議員20日接受記者訪問時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參考醫學專家意見,彌補不足。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中大醫學院分析香港首56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資料,發現近九成由首次發病到被隔離時出現延誤,而42個本地感染個案中,平均堵截延誤時間為7.62日,最嚴重的個案延誤14日;大部分個案確診前曾求醫多於一次。
香港立法會議員、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委員葛珮帆對記者表示,新冠肺炎本身所具備的幾個特徵可能導致延誤,如潛伏期長、病徵不明顯似流感,「這段時期正好撞上香港的流感高峰期,讓人起初會以為是流感,未必會聯想到新冠肺炎」,加上部分患者並無外遊記錄或瞞報外遊經歷,不符合現時呈報準則,因而求診時醫生常會列作流感處理,可能再度出現延誤,「種種綜合因素加起來,導致整個處境很困難,令人憂慮」。
葛珮帆表示,由此可見,現時防疫措施確實存在漏洞,特區政府應繼續與醫學專家研究呈報機制,避免出現有漏報瞞報情況。她亦收到市民求助個案指,見到由內地返港正處於強制居家隔離中的鄰居,在社區內四處走動,葛珮帆強調,特區政府必須加強針對強制居家隔離人士的追蹤和監察,僅靠現時的抽查方法難以見效。
同為衛生事務委員會委員的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強調,由於新冠肺炎病徵不明顯,因而特區政府即時將病徵特點通報給不同診所非常重要,因為診所在第一線很多時面對「隱形病人」,存在風險。同時,警務處需加強與衛生署、醫院管理局合作,在要求患者或其親密接觸者等人士提供真實資料方面進行協助。
姚思榮認為,香港防疫面臨的問題並非醫療設備或就診程序,而在於醫護人員的心態。「面對這麼嚴重的疫情,內地就團結一致,不少醫護人員主動前往第一線,但是香港個別醫護人員卻採取迴避、抗拒的態度,甚至發起罷工」,姚思榮擔心這會影響整體醫護的士氣,和醫療系統之間的合作。
責任編輯: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