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疫市有錢途? 外賣搵命搏

2020-04-13
跨區送餐一般要靠電單車手送外賣,午飯時段經常會見到他們的蹤影(大公報)

跨區送餐一般要靠電單車手送外賣,午飯時段經常會見到他們的蹤影(大公報)

【文匯網訊】政府限制食肆堂食人數,鼓勵市民留在家中,造就外賣美食平台生意上升。有原本從事旅遊業的人表示,過去幾個月零收入,最近轉行送外賣。據記者實測,過去一星期透過一間外賣平台,每日同一時段點餐,涉及五間食肆,包括連鎖快餐店和茶餐廳,結果發現七日內出現六張面孔,外賣員有男有女,以青少年居多,也有年約50歲中年人。全部人送外賣時都有戴口罩,一個人更戴上手套,其中一名青年甚至戴上防毒面罩。

「每張單平均可以拆帳50元,千元訂單更可以賺200元,現時月入兩、三萬元,真的很容易!」阿豪說,他入行三年,在行內來說,算資深。

阿豪是一名電單車外賣員,在各主要外賣平台均有註冊登記。他表示,疫情之下吸引大批新人,面對同業競爭,收入沒有減少,對比疫情前,個人收入維持平均接近三萬元。三年前阿豪失業,他有電單車牌,於是嘗試送外賣,之後變成「長工」,收入養起一頭家。他透露,早期入行的外賣員,擁有較佳的員工福利,包括勞工保險和強積金,「這行業的優點,是時間較彈性,很自由,但缺點是萬一病了,就冇曬收入!」

失業率飆升 外賣員激增

現時外賣員一般分為三類:電單車手、單車手、徒步的「步兵」,入行手續非常簡單,只需在相關網站上傳身份證和個人照片,一天後通過審查,翌日便可以開始送餐。

在香港大圍一家餐廳外,有大批市民在餐廳外等候外賣餐食,而店內只有寥寥數人選擇堂食就餐(香港中通社)

在香港大圍一家餐廳外,有大批市民在餐廳外等候外賣餐食,而店內只有寥寥數人選擇堂食就餐(香港中通社)

近月本港失業率上升,政府統計處上月公布,最新升至3.7%,創九年新高,餐飲業失業率更高達7.5%,不少失業人士轉投外賣員行列。Deliveroo(戶戶送)今年初估計,今年外賣員人數由4000人增至6500人,foodpanda希望由4000人增至8000人,上述數字尚未包括UberEats和e肚仔等品牌,以及個別餐廳自聘外賣員,保守估計,全港外賣員多達數萬人。

Deliveroo香港區總經理羅家聰日前表示,今年首季營業額已是去年第四季的兩倍,三月份訂單總數比一月時增加超過一倍。

外賣平台每張單抽佣最多30%

外賣員要賺取收入,究竟錢從何來?有飲食業界人士透露,新加入平台的餐廳要支付一次性的啟動費,並對每張訂單拆帳,一般而言,每張訂單會被抽取25%至30%利潤。UberEats回覆查詢稱,豁免所有新加入平台的餐廳一次性的啟動費,以及讓合作餐廳選擇,從以往的每周費用結算改為每日結算,增加食肆的流動資金。foodpanda則回應,三月起合作餐廳可延後三個月將傭金分還,亦有免運費推廣,冀補貼餐廳堂食損失。

香港中環一家餐廳提供外賣優惠(新華社)

香港中環一家餐廳提供外賣優惠(新華社)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會長楊位醒表示,市民減少外出,食肆堂食生意減少,外賣生意增加,但仍只佔生意兩、三成,現時經營狀況只屬「吊鹽水」。敘福樓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黃傑龍稱,旗下所有品牌包括火鍋店也有推出半價外賣套餐。

業界群組關注「疫廈」名單

外賣員的收入,來自每張訂單分帳,員工分不同級別,排名影響升級,以三大熱門平台UberEats、Foodpanda、Deliveroo(戶戶送)為例,分三至四級,新入行最低級,工作地區也有影響。以港島區為例,訂單較多,他駕駛電單車,送餐較快,範圍較廣,收入屬上游位置。至於新入行人士,因排名較低,加上不熟路,接單量較少,但收入也有最低工資水平,以現時市況來說已算不俗。

現時外賣平台均有提供「零接觸」送餐服務,即客人可選擇將食物「放在門前」,減少直接接觸,但畢竟外賣員送單多,難逐張單問長問短。當下外賣員群組中最熱爆和最關注的話題,就是遇上送貨目的地,正是「家居隔離令」名單上,又或是新的「10+4」隔離措施之列。「有人選擇拒送,我就不會理會,照樣送上去!」阿豪表示,自己是家庭的經濟支柱,為了餬口,沒有選擇權。而且他認為送外賣只是在門外交收,做足防疫措施,戴口罩、隨身帶備酒精搓手液,便不用過分擔心。

三大熱門外賣平台Foodpanda、Deliveroo、UberEats均表示,有為員工作防疫支援,外送員工一旦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或需接受自我隔離,UberEats和Deliveroo會提供最多14日經濟協助,Foodpanda則會補助員工治療及檢測相關費用。

醫生:戴口罩已足夠 勿捽眼

送外賣經常會接觸不同的人,有傳染病專家表示,外賣員就算送食物到「家居隔離」人士住處,由於一般情況下有戴口罩,而且雙方接觸時間短,保持距離,感染風險低過收銀員。

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認為,外賣員工作時戴口罩已經足夠,不建議戴手套和眼罩,因為手套可能令人自以為已夠安全,忽略洗手,當觸摸升降機按扭等公共設施後,可能沾染病毒而不自知。至於眼罩,由於部分外賣員駕駛電單車,呼出的霧氣可能影響視線,考慮其工作狀況,並沒必要戴上。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外賣員跟顧客的接觸時間短暫,而且一般只在單位門外交收,只要做足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潔手、勿捽眼,感染風險不高。

(來源:大公報)

責任編輯:一粟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