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二年級常識科的網上教學內容,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黃」老師毫無底線的認知。大公報發表署名龍眠山的評論文章《 餵孩子食「鴉片」的「黃」師》指出,只要「黃」老師、「黃」校長繼續把持校園,必然利用一切機會推銷政治偏見。錯誤的歷史及通識教育對學生而言好比「精神鴉片」,若不展開大規模「禁毒」從根本上消除「黃」師土壤,香港還能有穩定的希望?全文如下:
鴉片戰爭是英國為了消滅鴉片才攻打中國?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二年級常識科的網上教學內容,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黃」老師毫無底線的認知。因為這已不止是觀點偏頗的問題,而是赤裸裸的歪曲事實,篡改歷史。
香港的命運與鴉片戰爭息息相關。港英時代的教科書不願提及那段可恥的歷史,或者用「貿易衝突」來掩蓋英國商人為牟利而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的事實。想不到的是,回歸後的香港,堂堂特區的津貼學校,竟然有老師指鹿為馬,混淆是非。如果這個老師自己都不懂得歷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是絕對不稱職;如果刻意如此則更加可怕,亦嚴重侮辱教師的名聲。
類似的問題教材在香港並非個別,而是比比皆是。香港的孩子們從進入幼稚園開始,就被灌輸錯誤觀念;小學時代的常識科,早已被政治化;中學的通識科問題更嚴重,充滿似是而非、顛倒黑白的謬論。
這也解釋了一個疑問:為什麼回歸後出生的年輕人如此「愛戴」港英時代?秘密就在於,他們從小就被迫接受了「洗腦」式教育,久而久之,習非成是,積重難返。
有一種意見認為,取消通識科或者降低通識科地位,就可以解決「洗腦」的問題,其實這是將問題簡單化了。教材由人編寫,癥結在人,而不在教科書。只要「黃」老師、「黃」校長繼續把持校園,必然利用一切機會推銷政治偏見,將任何一門功課都「通識科化」。
當年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痛陳鴉片之毒害:「此禍不除,十年之後,不惟無可籌之餉,且無可用之兵」。林則徐被委任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禁煙,更在虎門大規模銷毀鴉片。而今,錯誤的歷史及通識教育對學生而言好比「精神鴉片」,若不展開大規模「禁毒」從根本上消除「黃」師土壤,香港還能有穩定的希望?
責任編輯:林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