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世界三大學術期刊集體為中國發聲

2020-05-10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照出多少真面目。

連日來,西方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日夜奔走「甩鍋」,編織各種謠言,抹黑攻擊中國。與此同時,另一股聲音正在集結——《自然》雜誌、《科學》雜誌、《柳葉刀》雜誌,三份頂級學術期刊連續幾個月來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取得成效。

面對飽含偏見與歧視的「政治病毒」,這三份學術界分量十足的期刊,正在以科學的名義發起攻勢——

《自然》、《科學》:中國為世界爭取寶貴時間!

「如果沒有這些非藥物干預措施,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將增長67倍。」

據參考消息報道,5月4日,英國《自然》雜誌網站發佈題為《中國非藥物干預措施(NPI)對新冠疫情的影響》一文指出,中國實施的三類非藥物干預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在中國的發展,同時也為全球贏得了寶貴的「窗口」。

《自然》雜誌網站截圖

《自然》雜誌網站截圖

研究介紹,三大類非藥物干預措施包括:城際旅行限制,病例的早期識別和隔離,以及人員接觸限制和社交疏遠措施。

除了為中國有效遏制境內疫情點贊,研究也強調,如果中國採取的非藥物干預措施比實際實施時間晚1周,病例可能較目前增加3倍;如果晚3周,則病例可能較目前增加18倍。

這篇研究,由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復旦大學、武漢疾控中心、美國哈佛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多個研究團隊成員共同撰寫。利用大量數據,進行建模,分析得出結論。

值得一提的是,多國科研團隊合作完成的這篇乾貨滿滿的論文,被《自然》雜誌網站以「加速預覽」的形式發佈。

根據慣例,對於具有影響力的重要研究成果,《自然》會在排版之前,以「加速預覽」的形式先行在線發佈論文,以便讀者能儘快了解相關研究成果。

無獨有偶,另一篇重量級學術期刊《科學》雜誌網站也在5月8日更新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實施嚴格隔離措施,有效減緩了新冠肺炎疫情發展。

《科學》雜誌網站截圖

《科學》雜誌網站截圖

研究對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19日期間武漢控制措施的影響進行了定量分析,並指出:「關閉全市公共交通和娛樂場所、禁止公眾集會等措施綜合起來,避免了數十萬例感染病例」。

自疫情暴發以來,以中國抗疫舉措為對象的研究一直不停,而在科學結論面前,《自然》、《科學》等學術期刊也多次將中國視為榜樣。

早在3月17日,《自然》雜誌就刊文探討中國應對疫情的舉措能給世界帶來什麼啟發。

在看到中國採取嚴格隔離,感染人數明顯下降後,文章援引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專家邁克爾的話稱讚道,「中國這些對人口流動的嚴格限制非常成功」。

《柳葉刀》主編:世界應該感謝中國

在《自然》、《科學》紛紛以科學之名,為中國抗疫舉措點贊的同時,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力挺中國抗疫努力的採訪視頻,正在海內外「刷屏」。

5月1日,《柳葉刀》主編理乍得·霍頓在接受中國國家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在面對緊急情況時封鎖武漢的果斷決定,為世界贏得時間,也向其他國家展示了應該如何應對疫情的緊急威脅。

「所以我認為應該感謝中國在武漢抗擊疫情中做出的努力。」他說。

5月1日,《新聞1+1》節目專訪《柳葉刀》總編理乍得·霍頓,回應公眾關切。(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對比之下,霍頓也批評部分西方政府做法稱,西歐國家此前將病毒視為類似流感病毒,認為這種病毒可以在人群當中傳播,引起國內的群體免疫之後就能保護民眾,但實際上這是嚴重判斷失誤。

「中國是對的,我們是錯的。」他直言不諱地表示。

這並不是《柳葉刀》第一次呼籲向中國學習。

早在3月6日,《柳葉刀》發表社論,認為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上,各國政要可以從中國的經驗中學習。

4月18日,《柳葉刀》又一次發聲稱,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迅速遏制令人印象深刻,為其他國家樹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樣。

而在最新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霍頓則更進一步,向近來被部分政客熱炒的陰謀論「猛烈開炮」。

他表示,指責中國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源頭是「無益」和「不公平的」。

《參考消息》報道版面截圖

《參考消息》報道版面截圖

霍頓還特別舉例稱,中國科學家在今年1月24日就發表關於新冠病毒論文,「白紙黑字」地告訴世界各國「請立即採取行動遏制新冠病毒蔓延,疫情很緊急,很危險」。

「中國並不希望出現這種流行病。這種流行病不是中國造成的。它就是發生了。」他說。

肯定中國抗疫成果、呼籲向中國學習,反省自身抗疫不力,這番有理有據、客觀公道的點評,也引發了不少外國網友的共鳴。

及時共享疫情信息:中國發佈952篇論文報告

事實上,疫情期間,科學界屢次發起行動,點贊中國抗疫舉措、駁斥抹黑中國的陰謀論,成為輿論場上一股「撥亂反正」的強勁勢力。

當「中國實驗室泄漏病毒」的虛假消息開始被熱炒時,27名全球頂尖公共衞生領域科學家就曾於2月18日聯名刊登聲明,強烈譴責網絡上流傳的關於新冠病毒的陰謀論。

當藉由病毒污名化中國的雜音甚囂塵上之際,《自然》雜誌4月連續三天發文,為自己曾將新冠病毒錯誤地與中國、武漢相關聯,道歉擔責。

《自然》雜誌網站截圖

《自然》雜誌網站截圖

「病毒不會歧視——我們所有人都有風險。」《自然》雜誌疾呼道。

實事求是、尊重科學是各國學者力挺中國的原因。與此同時,中國學者們於第一時間分享研究成果、抗疫努力的做法也廣受好評。

據統計,截至5月8日,科技部、國家衞生健康委、中國科協、中華醫學會聯合搭建的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學術交流平台共有124種期刊上線,論文和報告952篇,總閱讀數超過297萬次。

5月6日,中國科研團隊又在《科學》雜誌發佈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研究顯示,此次使用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

《科學》雜誌網站截圖

《科學》雜誌網站截圖

特殊時期,儘管偶有夾雜着政治、偏見、歧視的陰謀論出現,但中國用行動證明,相互交流、彼此借鑒,才是正道。

正如一位中國網友所說的那樣:「公平、正義的聲音,終將成為人類共同的呼聲。」

責任編輯:林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