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13歲也能當記者?

2020-05-11

【文匯網訊】昨日(10日)母親節,「亂港分子」又在全港多個商場發起快閃集結,最後演變成暴力衝突。防暴警察帶走逾百人,其中包括一名年僅13歲聲稱自己是記者的陸姓男童。

據香港新聞網報道,事件引發網民熱議,除了認為男童遭人誤導、成為他人的「擋箭牌」之外;不少人也質疑13歲這麼小的年紀,怎麼就成了一個擁有記者證的記者呢?

《香港文匯報》報道,這名13歲陸姓男童被警方截查時,身上掛着「深學媒體」記者證。他稱自己正進行採訪,又宣稱自己為「學生義務記者」,揚言「我正在做記者做的事情就是記者。」「深學媒體」則發聲明指,其所有記者全部義務採訪,不受《勞工條例》所規管,不符合所謂非法勞工的指控。

據了解,「深學媒體」在今年二月成立,是一個由多名來自不同中學的中學生成立的網絡新聞媒體。翻查網絡,該媒體有一個官方網站和臉書專頁,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校園媒體。那麼,這樣的媒體有權力簽發記者證嗎?在香港,如何能獲取記者證呢?

港英時期,特區政府新聞處曾簽發官方記者證,但至1970年代就已經停發。當時的記者證,正面貼有記者照片,以中英文註明記者姓名及代表機構,持證者需要在證件上簽名,證件上還印有簽發年份、「香港政府新聞處」騎縫章及編號。

(圖片:輕新聞資料圖)

(圖片:輕新聞資料圖)

記者證的背面以中英文印有「此証僅證明持有者為採訪記者/攝影記者」,下方則以英文註明使用期限。記者證的使用限期僅為一年,如果次年要繼續使用,則需要再次申請。

香港政府新聞處停止簽發官方記者證後,記者證便由社會各新聞行業組織或機構簽發。由於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各機構簽發的記者證樣式五花八門,難辨真假。

在香港,開辦報刊不需經過政府批准和領取牌照,只需填妥註冊表格,繳交一千多元港幣,便完成登記手續。香港有各式各樣的報刊,一些是公開發售,一些是免費派發;亦有大學學生會的報刊,以及大學生的實習報章等。近三十年,有些報章或機構亦不時舉辦活動,讓中小學生當校園記者或小記者,很多都不受薪。昨日被捕的13歲男童應該就屬於小記者的範疇。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迅速發展,香港出現大量網絡媒體和自媒體。去年「修例風波」期間,數量更是猛增,早已遠遠超過報刊。港府至今也未硬性規定網媒須辦理報刊註冊手續。而這些網媒和報刊一樣,都可以自行簽發記者證。

相比於上述方法,現在更多人選擇向「香港記者協會(記協)」申請「記者證」,因為其門檻低,申請步驟簡單,但認受度卻高,學生也可申請。

香港記者協會記者證(網絡圖片)

香港記者協會記者證(網絡圖片)

申請「香港記者協會」記者證,費用是50元(港幣,下同),只需提供數碼照片一張、填一份表格,就可以拿到。當然還有個前提,就是要先成為記協會員。但加入記協,也不是什麼難事。

如果你有工作機構,提供名片即可;如果是自由人撰稿人,只要提供一些你曾參與寫作的印刷品、打印本、或作品網上連結即可。

記協會費是50元,之後年費為港幣 200 元。而學生入會費只需20元,不用提交作品,只需附上學生證副本及獲得一名現任會員作介紹即可。這也是為何「修例風波」以來,出現這麼多學生記者的原因。

此外,世界最大的國際性記者組織,國際記者聯會(IFJ),亦為全世界的新聞工作者簽發「國際記者證」,該證件也可在香港使用。而在香港負責申請代辦這個證件的機構還是記協。

國際記者證(網絡圖片)

國際記者證(網絡圖片)

其實,由於不是官方統一簽發,「記者證」在香港並不是採訪的必需品。香港的新聞機構一般會替旗下的記者印製名片,而在大部分場合,記者只需要憑名片即可入場,根本不需要出示記者證。

「修例風波」期間,「真假記者證」、「真假記者」成為社會熱議話題。「發證大戶」記協也不斷受到質疑,許多人認為其發證門檻過低,其機構立場過「黃」,不斷利用新聞自由「搞事」!不少人都向港府建議,需要由港府機構統一簽發記者證。

對此,港府去年12月曾回應指, 基於尊重新聞自由,政府沒有任何意圖或計劃成立官方機構統一發放記者證。新聞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為香港市民的基本權利,受到《基本法》所保障。政府一直堅決維護並尊重新聞自由,並致力提供合適的環境,讓傳媒發揮第四權的功能。

責任編輯:林犀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