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熱點追蹤|香港「零確診」斷纜 放寬口岸檢疫的計劃黃了?

2020-05-13

文|蘇鉅祖

昨日晚間有消息指出,醫管局新界西聯網接獲通報,一名住在荃灣梨木樹邨第五座的66歲女子,於葵涌伍若瑜夫人普通科門診求醫並檢驗深喉唾液後初步確診,現留醫瑪嘉烈醫院。今日(13日)又有消息表示,該女子第二次病毒測試結果都呈陽性反應,很大機會被列為新一宗本地確診個案。香港連續23日無本地確診個案的記錄,相信已經「斷纜」。

本地確診再現,說明香港本地仍然存在隱性傳播鏈,市民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並未消除,如果不做好科學的防護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隨時可能捲土重來。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新出現的本地個案是一個很大警號,因為至今未找到患者感染源頭。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也表示,當務之急是追查這名女子的活動軌跡,判斷是否有群組感染等。

新冠病毒源頭及傳播機制等尚未完全弄清,肺炎疫情也反覆不定,十分狡猾。縱觀全球,已經有多個地區在多日零或單位數本地確診後,出現疫情反撲,本地確診人數回升的現象。

於4月初解封的武漢,近日接連發現6宗本地個案,當局下令在全市範圍展開「十天大會戰」計劃,巿內1100萬人口要在10天內接受核酸檢測。在德國,當局早前因應疫情放緩,撤銷部分社交距離限制,酒吧得以重開,惟隨着防疫措施鬆綁,感染率亦回升,連續兩日維持在關鍵水平之上。而作為抗疫「模範生」,備受國際社會肯定的韓國,在放寬社交距離後出現「酒吧群組」,截至5月13日中午已經有86人確診。

由於此前香港持續「零感染」,放寬與內地及澳門口岸檢疫的計劃逐步提上議事日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指出,除了在內地設廠的港商外,律師、會計師等提供專業服務的人士亦可申請豁免檢疫。目前,三地正磋商相關事項,包括互認病毒檢測結果,允許符合條件的三地居民豁免隔離等,希望盡快公布相關安排。然而,本地確診個案再現,為三地互相放寬檢疫一事蒙上陰影。

就事論事,目前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的疫情,遠比歐美理想。在經濟壓力之下,歐美多國在疫情稍有緩和之時尚能紛紛宣佈放寬社交距離。倘若本地感染只屬零星病例,香港仍可繼續審慎「鬆綁」,包括復課和放寬限聚令,以及先從港澳兩地入手,逐步放寬跨境限制,以挽救不斷惡化的經濟情況和就業率。袁國勇就表示,若今次本地個案只是單一事件,後續未發現其他個案,便不用更改原本的放寬措施及復課計劃。當然,市民亦要有心理準備,倘若香港出現類似韓國的新一波爆發苗頭,不僅要叫停「鬆綁」,部分原本已放寬的社區防疫措施,亦有可能重新推行。

武漢「十天大會戰」計劃,突顯疫情防控首務仍是早發現早隔離,若要放寬防疫措施,必須確保有能力做好病毒檢測及追蹤密切接觸者。韓國疫情復發,則突顯了夜店等場所的高密度聚集播毒風險。此前有媒體報道,在上周五港府「有條件恢復」酒吧營業之後,即有大批酒友光顧各處酒吧,而且飲酒者幾乎都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未戴口罩,高談闊論,唾沫橫飛,為新冠病毒傳播創造了極佳的環境。如果酒友中有人是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極易引起大規模群體爆發。

香港應汲取其他地方的經驗教訓,審時度勢,依據科學理論調整政策,一方面不能輕率放寬高風險場所的規管,留意會否像韓國般存在「防疫死穴」,另一方面也要聽取專家意見,在社區中加強檢測,截斷可能的「隱形傳播鏈」。要是做得好,疫情能夠控制住,內地港澳三地互通指日可待;要是做得不好,疫情反彈,對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會是一個更加嚴重的打擊。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張岩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