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顧大鵬)「上世紀八十年代,我的主業是葦編,葦畫是業餘愛好,一張葦席市場價5元(人民幣,下同)。想不到有一天,一幅蘆葦畫賣出了葦席10倍價,從此副業便成為主業」。雄安新區非遺蘆葦畫傳承人楊丙軍,從編席匠到蘆葦畫藝術家純屬偶然。1983年,這個16歲的輟學男孩劃船去對岸加工高粱米,半路上被中央美院寫生的大學生迷住,他自薦給他們免費劃船,還請老師和學生到家裡作客。
1個月後,中央美院的師生要回北京,黃康琪和趙宏恩老師問楊丙軍:「想不想去北京學畫畫?」他求之不得,卻沒敢吱聲,「我家兄弟姐妹六個,吃飯都困難,怎麼可能去北京學畫畫?」他把老師講的話告訴父親,父親沒表態。「北京的師生走了,我的心被抽空了一樣」。幾天後,父親借來30塊錢,說:「你去吧,住在北京姑姑家」。
楊丙軍每天跑步進校園,節省的公交費卻不能保證每頓饅頭夾鹹菜,比這更揪心的是家鄉的旱情。從1983年開始,白洋澱連續5年干澱,湖面縮至不足常年三成,以捕撈為生的漁民,只好在裸露的湖床上種高粱。楊丙軍咬牙堅持了3年,家境迫使他北漂求學之旅半途而廢。
蘆葦畫初試獲驚喜
楊丙軍有三哥一姐一妹, 4畝葦田2畝土地的收成不足應付日常開銷,從北京回來他到建築工地當了木瓦工,心裏卻想着梵高的《向日葵》。中央美院的教授說史料記載有蘆葦畫,但沒有見過畫樣,他想用白洋澱蘆葦做一幅送給老師。「第一幅是《母子圖》,一隻老母雞帶幾隻小雞覓食」。
白洋澱是京津的大水盆,1988年,是白洋澱干澱第5年,好奇的遊人想看個究竟,楊丙軍的蘆葦畫意外被北京工藝品店畫商發現。畫商問「多少錢一幅?」他讓對方出個價。「50元一幅,十幾幅蘆葦畫,北京畫商全收購了」。
第二年,白洋澱進水了,從枯水位6.5米以下漲到7.5米。白洋澱恢復了浩渺無際的景象,地方政府發展旅遊業的信念,激勵楊丙軍的蘆葦畫,從小巷深處走向大市場。
他覺得機會來了,把兄弟姐妹組織起來製作蘆葦畫,他負責銷售。「在北京街頭哼唱着《流浪者之歌》,比當年求學時心境還差,連續3年顆粒無收」。楊丙軍不服輸,「春節借錢買了鞭炮,從小院響到大街,驅走了過去的晦氣。第四個春天,好運果然降臨」。
楊丙軍的蘆葦畫被定為官方禮品,他想從作坊手工製作走向流水化作業,「研製出了一種秸稈壓平處理裝置,申請了蘆葦畫製作工藝6項國家專利。蘆葦畫改變了家人生活,為漁村闖出一條活路,激發了一個綠色產業」。
蘆葦畫要有雄安范兒
「處女作《母子圖》,捕捉的是母親飼養的老母雞帶着小雞覓食的瞬間;《牧鴨女》《張網捕魚》《澱上風光》,刻畫的則是改革開放初期漁民勞作的場景」。楊丙軍的目光又從生活場景轉移到文學文藝作品,比如他的獲獎作品《荷塘月色》《小兵張嘎》,便是取材於孫犁的同名小說和徐光耀的同名電影。「白洋澱的文學文藝作品,豐富了我的畫風,其中的人物形象家喻戶曉,幫助這個新畫種加快走向市場的腳步」。
「其實,這些現實主義題材,在繪畫、版畫作品中都比較常見」,楊丙軍說,「最初人們喜歡蘆葦畫,多半是因為對蘆葦這種特殊的材質好奇」。漸漸他發現「題材創新,才能使蘆葦畫生命長盛不衰」。
「白洋澱是個小圈子,在這裏生活越久,創作思想越難突破水鄉約束。現在以雄安新區為核心,北連首都,東去渤海,西上太行,南通石家莊。雄縣、容城、安新三縣融合,放大了民間藝人的思想半徑。
「民間匠人開始用『雄安思維』審視自己的生活場景」。「雄安思維」對於楊丙軍的影響,在於創作思想的突破,創作題材不再拘泥於「澱泊文化,運河文化,紅色文化」。
楊丙軍悟道:「蘆葦畫與繪畫、版畫、雕刻一樣,是一種文化載體,它的魅力要隨着「雄安思維」不斷創新和升級,不僅承載中國文化,也要承載世界文化」。
夢想蘆葦畫穿越時空
「首先是選材,挑選乾淨潔白直立的蘆葦,直徑要求10至15厘米,用剪刀將蘆葦修剪成段兒,清水浸泡三至五分鐘,用定型機燙平」,楊丙軍介紹,「製作一幅蘆葦畫,需要大大小小近100道工序」。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楊丙軍說,「《詩經》中的蒹葭就是蘆葦,蘆葦畫歷史可追溯到唐代,從出土的殘片考證,那時的蘆葦畫只能算葦編工藝品。現在的蘆葦畫吸取了編織、木刻、繪畫和書法多種中國傳統文化基因,比編織時尚,比木刻精細,比繪畫立體,比書法生動」。
雄安蘆葦畫《鍾馗》《五福臨門》《觀世音菩薩》等作品,先後在國際國內民間藝術博覽上獲得大獎,楊丙軍帶着他的作品更加頻繁地走出國門,被多個國家政府和民間機構收藏。雄安蘆葦畫被列入非遺河北省保護名錄,楊丙軍成為雄安蘆葦畫第一位傳承人。
2004年,河北大學成立蘆葦藝術研究所,他把蘆葦畫搬進大學課堂,蘆葦畫成為大學生最喜歡的選修課。楊丙軍蘆葦畫工作室掛上北京、天津等多所大學研學基地的招牌。大量的接待任務有時讓他感到焦慮,也讓他從中看到研學游的商機。
年過半百的楊丙軍,最迫切的願望是建設一座蘆葦畫博物館,把多年收集的蘆葦畫歷史文獻和創作的蘆葦畫精品展示出來,夢想蘆葦畫穿越時空,暢遊雄安歷史和未來。
責任編輯:張岩